“早教银行论”“皮纹测试”“捕捉婴幼儿敏感期”等西方新词让国内父母当了冤大头
伪早教理念坑你没商量
当前,不管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在嘉兴等二三线城市,早教市场都异常火爆,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千亿元规模。
一位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了早教市场“圈钱”的内幕,即从早些年的婴幼儿双语教育、珠心算、强化记忆等,到近两年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教银行论”、“皮纹测试”、“捕捉婴幼儿敏感期”等理念,都从来没有离开过西方实验室。现在的早教培训机构用那些零散的没有被科学论证的舶来数据,让大量望子成龙心切的年轻父母动辄几千上万的花大钱。
推荐内容>>早教已经进入3.0时代?家长需改进传统教育方式
推荐内容>>教育部就《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推荐专题>>2011教育举措盘点:解决入园难 普及学前教育
推荐专题>>2012两会教育盘点:关注教育热点 心系教育发展
西方实验室数据成国内早教赚钱“法宝”
早教机构通常说,西方大学研究机构通过对0~6岁各年龄段孩子的实证案例研究,家庭早期教育投入越大,他们在20~60岁时的成就越大,家长的回报就越多。
同时,一些早教机构把国外大学生命信息学科研究的一些数据引进来,采集孩子的掌纹及指纹,分析各种先天遗传的差异和特质,并由此来反映被检测者大脑发育、皮层状态和灰质的分布情况,进而判断出婴幼儿的“最优发展方向”,开出诊断培养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