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未接近普及前,公立与私立幼儿园的发展几乎不存在争夺资源的矛盾
前不久,广州某区教育局通知:“教育局收回19所配套小区幼儿园的场地,重新开办公办幼儿园,原址的民办幼儿园注销”。这一幼儿园急行“民转公”的做法只是个例,但在业界引发的热议至今仍在持续。深入分析,这件事产生并非偶然,一些地方把“大力举办公办园”作为自己的目标,并将公办园比例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其他各省市也出现了类似的对私立幼儿园的挤压现象。
2012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4.5%,增加学位和保障公平普惠依然是主要工作目标。在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尚未实现普及的情况下,学位不足与资源不均衡是当下幼儿教育实现公平普惠的主要障碍,政府对民办幼儿园挤压既不能增加学位,也不能实现更广泛范围的公平普惠,显然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此前的教育规划纲要相违背。
依据2011年和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民办幼儿教育事业依然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增量,2012年在园幼儿中在民办园中就读的占50.27%。从理论上说,在幼儿教育未接近普及前,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的发展几乎不存在相互争夺生源和资源的矛盾;在接近普及的状态下,生源和资源的有限性、唯一性必然引发博弈过程。很多地区正提前进入这一过程,背后深层原因在于政府站位和思维方式不当发生作用。
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对公办园的信任度高于私立园,很多公办园有较长的办园历史、有较多的财政支持,表现为质量较高、收费较便宜,受家长欢迎。此外,长期形成的对私立学校的歧视意识和相关政策并未彻底消除,财政经费进入私立幼儿园依然存在体制和政策屏障,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带来财政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增加的经费也主要用于新建公办园。上述原因导致进入公立园就自然能享受到政府的财政资助,进民办园则要由家庭支付所有费用,于是引发强烈的“入公效应”。这种“入公”效应推高了“入园难”的难度,也为各地举办公办园提供了现实的理由。
然而,依据笔者在北京的调查,在一所公办园所办的分园里提供一个学位,每年需要财政投入3万元左右;如果以南京幼儿助学券(适用于公立园和私立园)的方式解决普惠问题,这3万元能够解决十余个幼儿学位,这样既缓解了入园难,又扩大了普惠面。南京市仅用3亿元就取得了全国范围内最为明显的公平普惠效果,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适龄幼儿家庭的费用负担,又有助于引导无证园及薄弱园按照要求改进提升,大大增加了普惠学位,就是有力的证据。
事实上,北京一些公立园的年生均财政经费远远高于3万元,依靠“大力举办公办园”的方式,在财政资金进不了民办园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个人进不了公办园,依然会有人要排队挤进公办园,如此不仅导致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低效和远离绩效目标,还将导致公立名园门前排队现象日趋激烈。
有鉴于此,各级政府需要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一方面立足幼儿园的广覆盖和保基本,着眼于解决那些最急需解决的普惠性问题;另一方面要转换思路,放权鼓励公民并举,依据幼儿教育需求总体上的多样性,唯有适度竞争才能有效满足的特点,打通并拓宽财政资金进入民办园的通道,保证私立幼儿园在使用公用经费时能够公开、透明、可核查,实现公共财政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同时,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变革,实行幼儿园的管办分离,努力创建公办民办适度竞争,开放、公平、有效率和有选择性幼儿教育保障体系。■储朝晖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