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素质下降?大学生抱怨媒体报道不准确存在误导
2007-11-12  中国青年报  何志坚 周琴

字体大小:

  广东省性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十一月上旬开幕,《人之初》杂志社在会上公布了今年10月在网络组织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各种性问题看法的问卷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大学前,美国大学生处男比例为34%,处女为25%,而中国大学生却有79%的人保留了童贞。而一旦进入大学,中国大学生假期发生一夜情的比例飙升至33%,且有不超两成的学生性观念开放,对3P和情爱录像等特殊性行为均表接受,六成女生也不介意“亲热”时不用避孕套,超四成学生特别关注老师性隐私,表示知道身边有同学跟教授或助教“有染”,不过,近七成人仍对校园恋情保持信心,认为能在学校找到配偶。 中新社发 杨可佳 摄

  85.5%的青年感觉大学生的负面新闻增多,83.9%的人认为媒体对大学生的报道不准确

  “‘3P’是什么意思?”11月3日,北京一所大学的男生宿舍里,王晶(化名)点开某门户网站高高挂起的一则新闻后,转头问同宿舍的其他同学。王晶点开的这则新闻说,三成大学生曾试过一夜情,19%的大学生曾发生过3P性行为。

  “大家都有点愣,半天,有个同学开口,‘只听说过3D动画、3G手机,3P啥意思?’”王晶向笔者回忆当时的情境,“后来上网查了下,才懂了。对那条新闻,我们只有两个字:扯淡!”

  “为什么大学生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为什么负面新闻总爱扯上我们大学生?”王晶很不理解。还好,在对那则新闻参与表态的471名网民中,有159人斥其“无聊”,85人认为“搞笑”,63人表示“愤怒”,这让他略感欣慰。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在7450名参与调查的青年中,85.5%的人感觉和以前相比,现在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新闻正变得越来越多。

  “为什么总是我们?”

  “大家好像都爱拿‘大学生’说事儿。”一位参与调查者说。

  本次调查的参与者,总结了一下近年来媒体拿“大学生”说的各类事儿:

  ——大学生玩游戏的报道,小则玩到神志不清、生命垂危,大能玩得抢劫妇人、刺杀同学;

  ——大学生诚信也是被关注的热点,从大考大抄小考小抄,发展到干脆不考找枪手代笔;贫困生毕业后不还助学袋款,改名字换地址就让你银行找不着人;找工作简历造假那更是一堆一堆;

  ——“××女大学生卖淫案调查:卖身钱多被挥霍”,“高校将成为中国最大妓院”等等,耸人听闻的报道让大学生成为“性放纵”群体的代表;

  ——“清华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楼身亡”、“美女研究生因情变跳楼自杀,留下数万言遗书”等大学生自杀报道,又给戴上“心理不健康”、“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帽子;

  —“搓麻将、赌博等不正之风在高校男生中悄然流行”、“大学生,你为什么要父母养活”让大学生背上“意志薄弱、没有进取心”、“拜金、享乐”的罪名……

  “为什么总是我们大学生呢?好像现在的大学生都成了‘麻烦制造者’。”调查中,有人抱怨。

  “铺天盖地,那么多不好的消息,现在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了,究竟这个群体真的那么‘坏’,还是我们被妖魔化了?”也有参与调查者这样表达自己的困惑。

  有论者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妖魔化大学生的现象,动辄就把大学校园的个别现象扩大化,把个别大学生的堕落典型化、普遍化。“这当中不排除有人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心,希望通过触目惊心的描述来警醒大学生。但也不排除有人这样做是出于炒作的无聊心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生兼职“网红”隐患大:信息泄露、报酬缩水
· 八成大学生为“手机控” 三分之一上课时间玩手机
· 中国大学生发明“通用芯片” 有望让5G通信“通全球”
· 全国首个大学生“双创”知识产权维权机构成立
· 大学生热衷海外研修:名额提前半年就被抢光
· 大学生寒假须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 北京8所大学生创业园入孵化体系
· 大学生莫做课堂“低头族”
· 教育部:2018年全国820万大学生将毕业 就业形势严峻
· 61.7%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之间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