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研究生应“下得去、上得来”
2009-07-20  中国教育报  张来斌

字体大小:

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研究生应“下得去、上得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张来斌

  ●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毕业后多选择进入非学术科研工作岗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脱节现象。

  ●要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必须转变精英教育阶段那种研究生就是搞“研究”、不问生产的观念,而是要“下得去、上得来”。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探讨研究生教育,必须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教育发展体系的宏观背景下去分析和把握。我一直从事石油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对工科类研究生教育相对比较熟悉,这里主要结合工科类研究生教育实践,对研究生教育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在国家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把握研究生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教育规模呈现出快速扩大的趋势,2002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是20.26万,2009年国家计划招收47.5万,比2002年翻了一倍多。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与本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相连。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精英教育思想观念,建立起与大众化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观念。尤其是要增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注重工业企业界对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更加强调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

  从当前我国对研究生的需求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传统的侧重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实际上,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毕业后多选择进入非学术科研工作岗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脱节现象。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改变,否则,不仅不能使研究生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引发某些学科领域研究生虚假过剩的现象。今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高校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提出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研究生教育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另外,研究生教育除了担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还肩负着国家科技创新的重任,即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生教育要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不应该在答辩完成后就被扔进垃圾堆,无人问津,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科技问题。

  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首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什么是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在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端,而且应在知识、素质、能力上居于最高层次,体现出较于本科生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居重要位置,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引领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把对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和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新科技的科技人员,而且产生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并且把这些成果成功运用于生产实践,极大地推动了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尤其是与社会生产的紧密结合,成为美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自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来,比较注重知识创新,虽然培养的研究生在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缺乏对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重视,研究生的创新力并不强。因此,加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对于工科研究生,还要更加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对油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反映,我校研究生基础知识扎实、肯吃苦、善钻研,但创新能力、解决工程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毕业后进入油田企业,很难较快地适应工程技术岗位,而且有些研究生还对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存在很大的顾虑。这也是当前我国工科类研究生教育较为普遍的问题。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培养模式。我认为,要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必须转变精英教育阶段那种研究生就是搞“研究”、不问生产的观念,而是要“下得去、上得来”。“下得去”就是要深入企业生产实践,所以,从选题开始,研究生就应到工业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寻找问题,在撰写论文阶段,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开展研究。“上得来”就是认识要上水平、论文要上水平,研究生要懂得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如果学位论文依托生产课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定要源于课题且又要高于课题报告,这样,研究生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在开放的环境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

  为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探索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在开放的环境下,用开放的心态去实践和尝试。其一,要为研究生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应充分整合学校内部各种资源,如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鼓励学生选修跨学科的课程,积累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要把研究生创新平台向工业部门延伸,充分挖掘和利用工业部门的实验设备、专家队伍、项目支撑等优质资源。其二,要完善和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尤其是完善和规范双导师制度。导师在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强弱。实行双导师制是比较科学的方式,应当在与学校建立起合作关系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聘请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和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合作导师。其三,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国家或行业的重大科研项目。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来看,坚持研究生培养工作与参与重大课题项目相结合,依托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特色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探索开展的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考虑了上述几个方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2000年以来,学校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人才培养基础条件良好的45家石油石化企业,如塔里木油田、大庆油田等,组建工作站,与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在完成一年的校内课程学习后,就进入工作站学习、工作并完成论文,目前已有300多名研究生从工作站毕业。

  这种模式有三方面好处:对学校来说,油田企业不仅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实验设备和工作条件,还发放特别助学金,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而且有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担任导师,这不仅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优质资源,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对学生来说,学生面向企业生产开展研究,很多研究课题都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急、重、难、新”问题,这为研究生论文选题提供了大量前沿性、实用性、系统性的科学问题,同时,还有现场导师的悉心指导,这使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了保证;对企业来说,研究生参与企业的课题项目,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状况,而且企业可以在培养过程中尽早发现人才、选择人才,事实上,不少研究生完成论文后,选择了留在工作站所在企业。可以说,建立企业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实现了校、企、生三方的共赢。目前的工作站主要建在油田的研究院一级,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把工作站向科研所或生产一线推进,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石油大学校长:碳封存和绿色采油可以实现共赢
· 扭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趋同培养观念——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将实现格局性变化
· 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及管理办法来了
· 十年超七百万 研究生教育造就高层次人才大军
· 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研究生教育如何增量又提质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我国研究生教育的10年飞跃
· 2021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17.7万人
· 扩大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上海宣布拓宽博士生选拔通道
· 重“研”从“严”,研究生教育全面升级
· 吴朝晖: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