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工科·一种可以选择的爱国方式③
工科生来了,师傅们准备好了吗
要让年轻人对国家科技振兴形成信仰
“我身边的工科生一个个都不太‘看得上’自己的专业了。”毕业多年以后,每当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和工科出身的朋友们在一起交流时,他都会想起上世纪90年代自己读大学时的情形。
当时,正赶上国企改制,一批手里掌握着工艺制造绝活儿的老师傅纷纷下岗,而那些像白益民一样学习精细化工专业的学生,放弃研发制造,投身跨国企业。据他回忆,当时他们班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干起了“代理工程师”——一份把国外先进机械设备引进国内,并通过“科普”打开国内销路的工作。“好像什么都是可以买回来的”,大量制造设备改由国外进口。
按照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加入WTO后,不管是学界还是实业界,一个共性的认识是——科技的对外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多于自力更生。随着多方呼吁,社会舆论开始意识到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研制出关键“零部件”。
然而,钻研之路并不容易。
“年轻人来了,实验室准备好了吗?”是一个形象的发问。
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由于一批老师傅的离职,中国的工程人才已经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断代”,在工艺制造上十分讲究的“试错”传统未能很好地传承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大量的年轻人投入进来,他们能否在近乎无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那些撬动整个科技的“零部件”,成了一个未知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对此十分困惑。他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下缺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师傅,也缺在阻碍自主创新环境下勇于改革的师傅,更缺在精神信仰上给年轻人鼓劲儿的师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