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拔尖的跨文化交流人才,需要顶层设计
【关注】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制定了《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开始了培养顶尖跨文化交流人才的战略推进。
在《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中,北外建立了学生遴选、“导师制”加“导学制”、“本、研一体化、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培养机制,强调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更强调人才培养的大胆革新。
“一流的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顶层设计。”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钟美荪介绍,北外的人才培养目标绝不仅仅只是一名语言人才,而是“具备精湛的英语技能,熟练掌握第二外语;具备国际关系理论功底,掌握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理论;具备一定的国际问题研究能力;具备国际组织工作经验,了解国际规则,初步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技巧;未来能够在国际关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化战略人才。”
首先在人才选拔方面,学校“宁缺毋滥”,采取个人申请、面试口试等方式,在全校9个外语院系共选拔出136名学生进入该计划进行“重点”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学校大胆更新教学内容:减少总课时,压缩和改革技能课程;坚持小班讨论式教学;加强经典阅读,夯实学术底蕴;重视研究方法和研究意识的培养。
同时,学校为学生大量提供出国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要求学生在国外大学选修与专业培养相关的课程,如世贸组织、国际关系等,激发学生开展跨文化研究和区域研究的兴趣……
就这样,作为走出400多位大使和1000多位参赞的我国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作为有着“共和国外交官摇篮”之美誉的高等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始终坚持探索,并将在未来,为了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战略人才而不懈实践。(记者 赵婀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