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全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令学校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体育教师面临师资不足、地位弱势、缺乏成就感等问题,想让学校体育开展得红红火火,谈何容易?
今年暑期,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小学生不仅要完成书本作业,还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假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作业”进暑期,其背景是令人担忧的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最近,一份由国际运动科学和体育理事会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运动量减少了45%。其中,青少年是运动“滑坡”最明显的群体,大约92%的孩子没有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习惯。青少年运动量急剧减少,仅就学校体育而言,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到位、体育教师严重短缺、体育课教学水平得不到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老师缺口高达30万,一些农村或边远地区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
根据2007年版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所公布的全国中小学学生和体育教师数量折算,当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量为29.4万人,其中小学缺额最多,为24万人。
2008年,教育部组织国家教育督导团对体育师资进行调查,也充分证实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的现象。例如,广东省专职体育教师不足40%,农村学校80%以上为兼职体育教师。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率为73%;甘肃省近70%的学校体育教师为兼职。
即便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也多有体育师资不能覆盖的角落。行知实验学校是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目前1200多名在校生只配备两名音体美老师,显然远远达不到要求。记者了解到:北京中小学体育教师缺编比例在15%至20%。
最近一次有关体育教师缺编数据的公布是在2012年年底,“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老师缺口高达30万,”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司司长王登峰在某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上透露,“一些农村学校或边远地区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体育教师。”
中央教科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键认为,中小学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增加了体育课时;二是近10年来体育教师数量没有按课时比例同步增加。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就是体育老师需求增加、供给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