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建 绘
编者按: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自10月11日开播以来,人气剧增。由其引发的社会热议中,不乏“重新审视父母责任”、“多陪伴孩子”等积极观点,但随着节目的推进,透过成人制造的娱乐“卖点”和“看点”,“以猎奇为动机、以窥视为目的、以隐私为依托、以儿童为玩物”的嫌疑越来越明显。在泛娱乐化的媒体环境中,怎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从孩子的本真出发,回归安静和朴素?对此,本期特编发一组稿件,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认知盲区】
萌点笑点泪点 不如多了解孩子一点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惹人怜爱,时而让人感动。但在这些萌点和笑点中,有许多场景和细节都表现出成人和孩子在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教育人,笔者有个私心——我们要破除对孩子的认知盲区,多了解孩子一点。
场景一:“爸爸,为什么农村是这样的?”——在灵水村之行时,Cindy问爸爸,或许这一趟出行,完全颠覆了她对农村原有的“纯朴”、“美好”等印象,而同样死活不肯进屋子的天天,开始也是被张爸爸扛进去,最后也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现实。想来,这一趟灵水村之行,有可能会让这些孩子们谈农村色变。
引发思考: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对那些他们未知的事物,假如没有足够的心理缓冲,他们是很难接受的。像片中的小宝贝们,习惯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骤然到达贫穷落后的农村,他们觉得难以接受:我为什么要来这里?这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而大人们却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次体验,即使是再艰苦,我们也要咬牙坚持下去。这种认识事物的差异,在很多时候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
育儿现状:父母对孩子心灵需求的不了解,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离,父母越是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努力,离孩子的愿望就越远。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认为,抛家舍子在外奔波,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却不曾想,孩子要的却是当下,能时时和父母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再比如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会把孩子选到或转到条件比较优越的幼儿园,认为这样的付出很有意义,深圳就有许多的港园(学)儿童,他们每天奔波在赴港码头上,毫无疑问,孩子只能努力克服语言障碍、沟通不顺等困难。这种“优越”,到底是不是孩子所想要的?
推荐内容>>林志颖谈爸爸去哪儿:爸爸也需要被温柔对待
场景二:“天天,你走了我就输了!如果我输了就怪你!”——节目第二期中张爸爸对奔向门外的天天大声呵斥,他认为孩子接受不了“输”在耍脾气。岂知天天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只是,想自己拿一个狗尾巴草给你。”天天的这句话,被网友们称为“戳痛了张亮,软化了观众的心”。
引发思考:或许孩子对成人世界有所不了解,但作为小人儿的他们却不会对大人们造成什么伤害,而成人却经常因为不尊重、不了解,误读孩子的小天地,伤害孩子的情感。成人不能居高临下地与孩子交流,而应该真诚地了解孩子。
育儿现状:早上入园,宝贝哭闹着不肯进教室。妈妈好说歹说半天,孩子还是闹情绪,最后妈妈气急败坏地把孩子硬推搡进教室后,飞快地离开了。这样的情景,在幼儿教师晨间接待时,时有发生。除了个别性格比较娇气的孩子,绝大多数平素愉快入园的孩子,假如某天这样哭闹的话,一定是有原因的。当妈妈逃也似地离开后,孩子哭得更凶了,老师哄劝仍然不能“止哭”,孩子便被冠上“无理取闹”之名。
其实,假如仔细询问,会知道事情是有缘由的——在上学的路上,孩子手上的一张纸被风吹跑了,而那张纸上有孩子的画,他是打算早上入园后送给老师的。丢了“画”的孩子很伤心,妈妈却说,不就是一张“破纸”。没有被妈妈所理解,这种不认同感,让孩子内心有种深深的失落感,于是他有点小情绪,之后在拉锯式交流中,孩子内心的平和彻底被打破,假如再遭到老师不明就里的指责,这种受挫感便会加强,心灵的伤害也会加剧。
以上成人对幼儿的认知盲区,在现实中很常见。因此,家长朋友们不能只看热闹,而需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育儿实践,从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出发,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灵需求。另一方面,笔者建议电视媒体在掀起亲子真人秀节目热潮的同时,节目内容的娱乐性稍微淡化些,给受众的教育启发性稍微厚重些,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在节目参入时的内心感受多些考虑,以“知”孩子为前提,去编导节目的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成人化解读】
成人化解读娱乐大众却曲解童真
幼儿的成长本来就应该有父亲的责任,为什么《爸爸去哪儿》却触动了那么多人的敏感神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爸爸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关注,节目播出以后,收视率超出电视媒体的预期,甚至就连那些只喜欢看动画片的孩子也喜欢这档荧屏亲子节目。有关“荧屏亲子热”引发媒体及坊间的热议,可谓五花八门。然而这些明星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而具有广普性。我们更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审视这一社会现象,理性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使家长们真正静下心来,履行父母的责任,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独特的精神世界不容忽视
把安静还给孩子
孩子的成长本来有其自然的轨迹,而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用自己的视角,有意或无意地误读幼儿的童真。有关《爸爸去哪儿》热播以后引发的社会各界的热议中,不乏积极的观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还有许多成人制造的娱乐“卖点”或“看点”。如在某些媒体炒作与所谓专家解读这一现象时,甚至把孩子们之间本来属于童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社会角色游戏,与婚姻、爱情扯上关系,牵强附会地编造出一些八卦娱乐花边,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完全是对幼儿童真的亵渎,同时也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我们必须加以摒弃。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处于3至6岁阶段的幼儿,男孩女孩之间,说句“喜欢”实属童言无忌,天真无邪。这种成人视角的解读,娱乐了大众却亵渎了童真。孩子的成长,需要安静的环境;幼儿的童真和稚嫩心灵,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成人不该让孩子们承受太多他们难于承受的东西,一定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
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教育孩子
把游戏还给孩子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这是学前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我们在《爸爸去哪儿》第一集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村长宣布要“每个孩子交出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了不情愿,甚至年龄较小的孩子还表现出了极度的抗拒——哭闹。在一般人看来,这些孩子可能是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离不了这些东西而已。
其实,不论大小,无论男孩女孩,玩具在他们的生活和游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了解与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否则,只能做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事情,这是与我们教育的初衷相悖的。
相信孩子有面对挫折的能力
把成长还给孩子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同质性,在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建立友谊、化解矛盾以及抗挫折的能力。在《爸爸去哪儿》的沙漠之旅中,我们看到了王诗龄与田丽橙两个小朋友,曾经几度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但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在身边没有大人的情况下,两个小伙伴很快又和好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而导致成年人之间的争吵,甚至是大打出手,然而孩子转脸就和好,但家长还在那里耿耿于怀,不肯和好。因此,成年人不要过多地介入幼儿同龄人的小世界,并相信孩子能够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学习与遵守规则,并最终达成新的规则。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成长的空间和余地,让孩子自然成长。
在点滴中找到平凡家庭育儿的精彩
孩子需要朴素温暖的生活
由于遗传素质、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幼儿都具有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地方,按照幼儿心理学的表述,也就是幼儿的个别差异,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虽然在《爸爸去哪儿》节目里,编剧考虑到了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带孩子经历的明星爸爸,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星二代”。但这些孩子成长经历的光环是不可复制的,更何况许多“星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存在着探索的成分,有时甚至常常因缺少独自带孩子经验,面对孩子想家、哭闹、缺乏独立性等棘手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同样不能追星,更不能盲目地模仿星爸们的具体做法。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从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入手,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克服盲目攀比的不良心态,念好自己的“育儿经”,使家庭教育回归本真。(作者:石家庄学院 张振平)
【关键词:媒体暴力】
警惕亲子真人秀的“隐形暴力”
近日,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引发收视狂潮,几个明星爸爸和星二代都成为网络热点,明星宝贝更是成为媒体焦点。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星光熠熠的五位明星爸爸和童真可爱的“星宝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度过三天两夜,并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节目内容逼近生活真实,贴近了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为普通观众提供了一个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如何建立良好父子(女)关系的思考,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但是,正是这样备受观众关注和喜爱的节目,在其貌似平民化、充满人性关怀的电视镜像下,却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元素,藏匿着一种“隐性”的媒体暴力。
在娱乐化风潮和市场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亲子秀节目在运作中,节目的制作者以娱乐化、消遣的态度对待儿童,以儿童的童真作为娱乐焦点,甚至缺乏对儿童隐私和尊严最起码的尊重,滥用媒体权力,粗暴地用镜头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原生态的呈现,并站在貌似爱心的立场对儿童进行肆意摆布。
在11月1日这一期节目中,假借培养儿童责任感之名,让儿童完成“护蛋任务”,强势的成人置儿童的爱心、善心于不顾,无视“毁蛋”对儿童造成的情感伤害,竟然坦然“施暴”。
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谁赋予了他们肆意践踏儿童尊严、伤害儿童情感的权力?面对孩子伤心的泪水,成人何以心安理得?正如蒙台梭利的质问:“你们为我委托给你们的儿童做了些什么呢?”卢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作为护花使者的成人竟然成为罪恶的引诱者!
成人“施暴”而不自觉,儿童的尊严和权益受到损害而无力甚至无意识进行反驳,这些都是当今社会传媒语境下客观存在的问题。节目播出后,明星宝贝在毫不知情、无所防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受媒体记者围攻和摄像机镜头“逼视”,将其言行和隐私肆意地曝光于公众视域之下,让明星宝贝时时处于“围观”状态。这种“围观”呈现为一种“隐性暴力”,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破坏了一个孩子正常成长的生态环境,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持续带来或隐或显的负面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星宝贝的健康成长。
不可否认,我们需要媒体镜头对于亲子问题予以关注,并把它作为一种分享他人情感经历的交流形式,并渴望以此能够给予大众生活有益的指导和建议。但是,当这种关注以对儿童的娱乐置换了深层的人文内涵,节目运作过程中媒体的失范行为和“暴力”嫌疑使其日益演变成了一场“儿童玩物秀”时,它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存在的根基,也必将导致严重的儿童成长危机。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也就是说,当成人利益与儿童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确保“儿童优先”,这一原则也被写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在当今电视节目多元化,媒体的“隐性暴力”泛滥的情况下,提倡镜头道德以规范媒体行为,避免媒体暴力对儿童的伤害,为儿童创设一个健康优良的成长环境尤为重要。构建起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文化土壤、价值根基和实践策略,呵护儿童生命,让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是一种信念、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应该融入大众信念之中,融入大众价值体系之中。
笔者建议,在节目的策划、拍摄和剪辑过程中,都需要有理性和道德层面的介入。大众媒体应恰当宣传予以舆论引导,营造人人关爱儿童、呵护儿童的和谐社会气氛,宣讲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作为受众,同样应该给予儿童关爱和呵护,避免以成人化、娱乐化的方式对待儿童童真的世界。(作者:南通大学 陶金玲)
——————读者来信——————
别破坏孩子的“诗意生活”
童年是不能复制的人生阶段,有其独特的价值,孩子的世界是诗意的灵动的,但成人却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孩子的世界。亲子真人秀节目热播的背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中的一些问题:随意哄骗孩子、粗暴处理孩子、抹杀孩子的童真。这些问题反映了成人总是忘记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源在于家长长期以来不恰当的儿童观。
对于孩子,我们似乎总是言行不一,一方面我们向往孩子的天真烂漫,另一方面,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用大人的想法框住他们,急于给他们灌输成人世界的观念。事实上,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他们小小的脑袋里,一定有成人不知道的故事。例如天天“西瓜荡秋千”这样诗意的表达也许只会出现在纯真的童年。法国教育家卢梭曾向世人大声疾呼:“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发展顺序,不能揠苗助长。家长要多给孩子真诚美好的欣赏,呵护孩子的童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周星星
育儿不追星才能“因地制宜”
亲子真人秀的确火爆,但养育孩子却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家庭所处的周边环境具体解决。例如现在大家都在热议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角色,但现实中,父亲的确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我们单方面地批判父亲缺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父亲们的不谅解。与其消极批判,不如思考解决之道。
老公也是位“忙爸爸”,少有时间陪家人。虽然时常电话联系,但女儿发现爸爸的承诺根本兑现不了,就很生气。小区里有不少类似的人家,他们家的孩子们也对爸爸充满抱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建立了一个班级QQ群,倡议住得近的孩子们一起活动或玩耍。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普遍感到孤单但又无处可去,往往就泡在家里玩电脑游戏。家长们明知不好,但苦于没地方安排孩子,大多无奈地选择了默认。我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积极响应,有的主动提供地方,有的提出合理建议。孩子们成了家长们认识的媒介,大家慢慢地熟悉,互相建立了信任感。
之后,闲暇时孩子们就相约一起玩,有的是爸爸带着去,有的是妈妈带着去。住在附近的孩子也不多,所以大家渐渐玩得越来越好,就像一个大家庭。家长们也都很配合孩子们的游戏,游戏中一些爸爸比较忙的孩子,很自然地得到了其他叔叔、伯伯们的照顾和指点;同样妈妈比较忙的孩子,也很自然地得到了其他婶婶、阿姨们的爱护与教导。
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育儿当然不能追星。“共享爸妈”就是根据周边家庭的具体情况产生,它带给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我们告诉孩子:妈妈(爸爸)是灯,(妈妈)爸爸是电。孩子,平时主要是妈妈陪着你,妈妈就像一盏闪亮的灯,你能看得见妈妈的光芒,能感受到妈妈的温暖;爸爸像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他却无时无刻不和灯一起散发着光明和热量,温暖着你,照亮着你。——山东聊城幼儿家长王春然
理解孩子世界的“小题大做”
在成人眼中,孩子的世界总是“小题大做”。他们会因为故事里的小蝌蚪找不到妈妈而流泪,也会因为一支心爱的蜡笔坏了而伤心;他们会跟小狗小猫小鸟打招呼,也会为自己种的小豆子喊加油;他们会因为一本书或一个玩具争得不可开交,也会因为与小朋友分享一颗巧克力豆而骄傲。
许多情况下,成人“以大人之腹,度孩子之心”,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以为一句随口说的话不会怎样,殊不知在孩子那里已经引起了一次很大的震动。所以,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老师,都必须尊重细节,不要轻易的以为“偶尔说一句没事”。
早期教育专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说过,“儿童的早期行为是由自然决定的,但是这种行为的发展只能在儿童和周围环境的不断交流中进行”。对成人来说,一句话可能只是一次情绪的随意发泄或一句无心的指责,但是对孩子来说,那些可能就是带着“杀伤力”的标签深深地贴在他身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敏感的,我们要有足够的细心观察孩子内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长大,要有足够的信心支持孩子独立。——河北秦皇岛读者马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