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国庆假期,学生忙于在各种培训机构或者“开课班”中补课,学生累得昏天黑地,家长感叹要价太贵花不起……这就是“有偿补课”一族中的无奈画面。“有偿补课”是指在职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或者周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从事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中小学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规定科目为教学内容的家庭教育、课外辅导、补习、培训等补课活动,从中获取利益的行为。虽然国家明令禁止有偿补课,但是这样的做法还是在教师队伍中屡见不鲜。在这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各方又有着怎样的无奈和尴尬?为此,记者在各地进行了调查。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收入高
早上8点,在河南新乡市建设路一栋商用楼里,传来课外培训机构老师讲课的声音。记者了解到,在这栋6层的商用楼内,就有五六家课外培训机构。十一期间,让这栋大楼热闹起来,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出入,工作人员也不时地在楼下招揽顾客:“老师挺好的,我带你上去看一下。他们本来就是在其他学校当着老师的,然后再过来的。”
而培训机构的课程顾问向家长介绍他们的优势时,总会把公立学校的在职教师当做他们的金字招牌“我的英语老师、数学老师、物理老师都是在职的,在网上可以查得出来,我这个地方的在职老师我都敢给你说,都敢打包票,你到那个地方去查,不是这个老师,我双倍的退你的钱。”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公立学校的在职老师利用假期在课外培训机构补课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新乡市某中学王教师就向记者坦言,主课老师大都做过。王老师说:“现在就是这,都做啊,大部分学校都知道,你真要追究责任,估计学校里就没几个老师了。”
为什么在国家明令禁止下,各高校教师还纷纷校外兼职?王老师说,学生家长的迫切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一现象广泛滋生:“现在这个补课是,学生想、家长想、老师想,你咋禁啊,家长们一见面就打听孩儿在哪补课,哪补课好,大家都补,你不补不放心。”
王老师也坦言,自己并没听说学校有老师因为有偿补课而被查。王老师说:“学校要的是升学率,他们暗地里是鼓励学生补课,就算发现老师校外办班,学校也会‘手软’,有个老师就是,最后学校说他是“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也没咋样。”
记者发现,各地禁令表述各不相同,似乎都为有偿补课留了“小口子”。新乡某中学高三王珉教师说,学校只要求老师不能在课堂上“留一手”。但是否“留一手”缺难以界定。王珉说:“就是说你不能有私心,不能说为了挣那个补课钱讲课时没用心讲就行。”
这种赚外快的方式,似乎已经成为教师职业中的潜规则。“淡定”的背后,是有偿存在取证难度,不具可操作性。新乡某中学高三王珉老师说:“收钱、收礼都有,家长们都是求着补课,都是心甘情愿,谁会去举报?”
王教师的说法,在一些家长那也得到了印证。五年级学生张蒙的家长说:“他确实本身底子比较薄,学习成绩差一点,跟不上,老师额外的付出,收点费,我觉得也是正常的。”
这些年,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几乎年年都在出台规定、都在发通知,按理说应该是令行禁止,但是有偿补课却屡禁不止。新乡某初中李校长说:“我们这种教育发展不均衡,我们的优质资源太少,大家都想通过补课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在竞争中取胜。实际上和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是有一些关系的。”新乡市从业中学教育30年的张校长说:“辅导机构和老师之间,形成一个产业链的话,其实坑害的还是学生,学习的负担增加了,还有从家长这个角度来讲,除了正常读书之外,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时间,还有金钱,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增加了。”
在湖北恩施的一家居民小区内,记者看到墙上贴有一些培训机构的补习广告单,上面写着可以为中小学生辅导多门课程,记者随即拨通了上面的电话号码。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般来说我们有一堂课一百的、两百的、三百的。”当记者询问具体有哪些补习形式,培训老师都是来自哪里,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大都是大学生、研究生,但是最贵的还是在校教师,但是老师的具体情况他们暂不方便透露。
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暑假的时候有学生要升学到当地重点中学,一位挂靠在培训机构的在校老师在半个月的时间收取了高额的费用,最后让这位学生顺利升学。工作人员说:“他是这样收费的,十五期一万块钱。考上了再交两万块钱,没考上就退5千。”
家长重视教育却负担沉重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补习,是一个迫不得己的必然选择,成绩不好的需要提高,成绩好的希望领先众人。而对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家长来说,面对在职老师提供的“有偿补习”,更是处于两难境地:不补不放心,补了开支更是吃不消。
来自福建三明的小吴今年刚升高三,父母也开始抓紧她的学业,偏科较严重的她,数学基础薄弱,一开学,父母就为他报了一个所谓的“名师补习班”。说起补习,小吴满脸无奈:“现在面临着学习压力,然后我父母又叫我去补习,我又不想去又想干自己的事情,觉得好烦好烦好烦啊。我觉得对于同学去补习,然后看到他成绩有点提高,自己有点嫉妒可是又不想去补习。”看到小吴这幅样子,父母也满心矛盾。
事实上,陈女士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家庭并不宽裕,让孩子上补习班,不仅孩子压力大,他们两夫妻的压力也很大。一堂课最少一两百,一周三四次,一个月就是两三千的补习费。就这样,他们还想着,咬咬牙让孩子再报个英语补习班。陈女士说:“该补大人一般都会舍得花这个钱,一般都是这样的。现在的观点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人都很舍得花这个钱哦,都想说管他有地方补还可以,万一没地方补,成绩跟不上呢?”
采访中,大部分家长对于有偿补课的现象都觉得理所当然,认为周围孩子都在补,不补不放心。福建建瓯高中生小乐说,在他们班里,除了一些家庭实在困难的农村孩子以外,其余的大部分同学都在外面补课,包括一些所谓的“学霸”,为了“更上一层楼”,也都牟足了劲到名师家“开小灶”小乐说:“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有找老师补课,自己老师有时候上课会顺带问一句有没有愿意去她家补课的,也有的是我们同学自己组团去问老师能不能帮忙补课。”小乐告诉记者,一些老师甚至会因为“你不去他那儿补课”,而对你“区别对待”:“我很清楚记得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语文老师是班主任,其实语文没什么好补的,但是我们老师有点强制要求我们去补课。后来上课的时候,老师就专门提问去她家补课的学生,对他们很照顾,我们这些没去她家补课的,她基本上是不理我们,后来我们自己也感觉出来了,就都去她家补课了。”
记者根据眼下补课的基本行情算了一笔账,按周一至周五每晚都补课的情况来算,一节课50元,一个学生一个月就要支付1000多元补课费,如果老师收了10个学生,一个月下来补课费能赚一万多。这样的收益,远超过老师在校上课的工资收入,利益诱惑极大。因此,虽然国家多次明令禁止,但“有偿补课”仍然屡禁不止。
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区的六安市是一个革命老区,经济发达水平并不算高,然而这里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是十分重视,就拿一个月总共只有五六千元收入的工薪家庭来说,他们花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费用竟可以达到一半,在六安市第一中学读高二的陈韫家就是这样。说到补课,陈韫妈妈朱女士告诉记者,第一次补课,女儿就上了一天就草草结束了。朱女士说:“我给她在暑假的时候报过一个补习班,但是她很倔强的第二天就去把费用退掉了,自己退学了,不愿意上。”
关于为什么会毅然决然拒绝了妈妈安排,陈韫坚定地告诉记者:“平常的时候,上课时候,星期一到星期五上上上上,我要是再把我的双休日或者假期再堆到上面去的话,我要这个双休日就没有意义了,还不如在学校上课。”
朱女士一家都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夫妻两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单位发的固定工资,能装进钱袋子的也只有7000多块钱,除去生活中必须花销,剩下的也就三四千了,现在还要负担孩子的补课费用,他觉得钱有些不够花了。朱女士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可能是有一些负担,一节每个小时的钱是100多块钱,每一次补两个小时就是300块,美术课也是按学期、按课数来收费的这方面的费用一个月也要有一两千块钱,我亲戚他可能每个月花在孩子补习的费用有四五千。”
尽管这样,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作为妈妈就想让孩子能够学得更好,她说,现在时代变了,成绩决定了孩子们的未来:“毕竟像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孩子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不像我们当年,哪怕是一个中专出来都是有工作的,但是现在,如果说没有好的专业,没有好的学校,出来就业都非常非常难。”
对于母亲的良苦用心,孩子能够理解么,采访中,17岁的陈韫目光坚定地告诉我们,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没有什么可抗拒的,也无法抗拒。陈韫说:“我周围的一圈同学都去补,我不去补,我的成绩就比他们不好,高考的时候他们就比我考得高,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我就算不想去,但是说大一点,或者怎么讲,我为了我能有一个更好的将来,放弃我现在的一些快乐啊什么的,起去补课。为了我以后会更好,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孩子字字句句的透彻分析,家长们听到会觉得宽慰,可是,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感觉涌上心头,陈韫说,自从她上学以后,补课就围绕在她的周围:“其实很多班都有,你如果不去补课的话,你的某一科老师就会告诉你说,在星期六星期天,他会告诉你一个地点,可以去那听他的课。”这种家长热衷,老师支持的补课为什么让孩子们不待见呢,陈韫坦言:“我在学校我听课我听得好好的,我干嘛还要去其他地方再听一遍呢。”
朱女士感叹道,她不知不知道孩子累,不是不知道孩子需要玩乐的时间,但是她也无能为力,她说,补课目前还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朱女士说:补课有他的市场,一方面可能是有一些家长可能会随大流,觉得别人孩子补了,自己孩子也得补,还有一方面是有的孩子的确是需要,因为毕竟在学校里,老师教学生的时候,不可能针对每一学生的特点来教授,孩子如果是不适应某一个老师教育方式,那么可能就会在今后她成长的过程当中吃亏。我们也没有办法左右孩子的教课老师,也没有办法左右学校去给配适合我孩子的老师,那么我们所能作的就是拿出来精力,拿出来金钱,去寻找这样的老师去给他稍微的补一补。这也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做中国的学生家长一个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