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陈志文:高校野蛮生长的阶段结束了
2016-06-20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在生源不断下降,高等教育快速迈向普及化的背景下,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需要认真思考,我应该上什么样的学校,我需要办什么样的学校……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从2004年起,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跌至1700万人,截至2014年,仍然不足1600万人。也就是说,2016年开始的10余年间,我们18岁适龄人口的总数基本无望反弹了,高考报名人数如果能保持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

  适龄人口数量的下降,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直接带来的就是一个逆转:高等教育从买方向卖方转移。从2007年起,上海如果不逐渐调减总体招生计划,不要说增长,即便保持不增长,马上就会出现招生人数高于报名人数的尴尬。其实不止上海,北京、江苏皆如此。

  在这种逆转中,家长考生需要重新思考你的选择了。江苏湖北等地的“减招”事件背后,一方面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讲公平的问题,另一方面,实际上是想上更好大学的问题。好大学永远是有限的,如果都上了好大学,也就没有什么好大学了。如果真如一些家长的“想法”,高等教育发达省市把招生计划都投放在本地,高校自己也不可能答应,高校需要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生源,需要好生源。我相信,没有什么高校愿意招高考排名的最后10%、5%,尤其是好学校。大学毕业生已经占据新增劳动力的50%以上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正快速迈向普及化。在这种背景下,文凭这个标签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家长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你应该上什么样的大学?而不是掂量“专科,还是本科,一本还是二本”这些没有太大意义的标签。因为这种标签也注定越来越没有价值与意义。就如今天的“大学生”这个标签一样。

  大学完全由买方进入卖方市场,学生与家长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很多省市都出现了招生计划不能完成,需要不断补录补招的现象。这也在不断给大学敲警钟,我为什么要选择你,理由是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你的特色是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还是买方市场,虽然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强调质量、定位等,但伴随大扩招,一些高校实际上处于野蛮生长状态。这些高校关心的是争取到多少招生计划,而非真的质量,更重视的是迎合学生的口味,而非自己的定位与特色。“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英语、法律、市场营销、计算机等开设门槛低的专业遍地开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热衷开设的这些专业,也同时出现在教育部公布的就业最困难的专业名单中。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高等教育还将继续大发展,迈向普及化,高校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千校一面肯定是不行的,与其说质量,不如说特色,你的定位是什么,你的特色是什么?换句话说,你如何靠长远的回报吸引你的客户——学生、家长。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高校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买”文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是2011计划,还是新的高考改革,以及最近的双一流建设,国家其实都在不同侧面推动高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推动高校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是野蛮生长。学科评估更成为一根板子,直接对学校的短处下狠手,强力推动学校回归自己所长,而不是什么专业都办。

  总之,面对这样的逆转,学生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要盲目追求标签化的学历,而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对于大学来说,与其说用质量去竞争,不如特色,你想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重磅:顶尖大学,合并!
· 上海高校求解如何让基础科学研究“扛鼎”
· 二本高校招行政,要求全员博士?
· 高校应为卓越女性搭建事业舞台
· 高校如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为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两部门重磅发文:不得从中西部、东北高校挖人!
· “问天”问天!这些高校,再立新功!
· 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
· 十一部门: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