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小张算得上一个有着良好时间习惯的人,如果除去必不可少的例外的话,每天晚上7点到10点几乎是他铁定的上网时间。小张在网上主要是查阅各种各样的信息,浏览各种各样的材料,以此来实现对于自己知识的补充。而除了这段时间之外,他要上课、做作业,以及有零零碎碎的琐事,基本上没有大块的时间。
“高科技了嘛!”小张开玩笑似地解释他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小张告诉记者,他这样的生活方式在他们同学中是一种典型。而大家也都在多多少少地用这种用网络阅读代替以前的图书阅读。
但网络阅读真的能代替图书阅读吗?青年作家丁国强先生说,网络阅读其实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如果没有限制地沉湎于网络阅读,甚至用网络阅读来代替传统的图书阅读,就违背了规则,得远小于失。他还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写道:“在网上阅读,是一种很惬意的事情,无比丰富的资源在等待着你,一个大大的‘E’字后面是满天飞舞的文字,让你永远都不必担心发生书荒。网上阅读最大的好处是省钱、省时间、省劲儿。但网上阅读是矛盾的。尽管你不停地打开一个又一个页面,但是,在一切都敞开的时候,你又失去了胃口。漫不经心地浏览是一种期待已久的自由,殊不知,无所用心本身就是对阅读者的一种惩罚。人们在网上更多的是一扫而过,深入阅读是极为稀有的。一个盲目而又心怀幻想的人,极容易把网络当成魂牵梦绕的精神故乡,从而荒废正常的读书生活,我们必须采取有节制的网络阅读。”
但尽管网络阅读有着自身难以解决的缺陷,网络阅读并不能代替图书阅读,却仍有许多像小张那样的大学生,陷入了丁国强先生所说的那种无节制的网络阅读中,并进而荒废了自己的正常阅读。在高校里,大学生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而泡图书馆读书的却相对在不断减少。有的同学甚至认为,与其把钱花在买书上,还不如用这些钱“结结实实”去上上网。而在中关村附近的网吧里,里面上网冲浪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周边高校学生,这些同学中有很多几乎是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泡在了网吧。
而他们对于上网阅读也持肯定态度。有一位同学就说:“现在网络上几乎什么都有,我们只要上网什么都能找到,学什么样的知识都很方便,比看书强多了。”但当问到他们在网上都阅读什么样的东西时,他们的回答却连他们自己都不太满意,有点不好意思:“我们上网时,时间过得特别快,刚看了点新闻,在论坛、BBS上遛一圈,时间就没了。那些经典一点的东西看的不多。在网上似乎也不太习惯看那种东西。不过有时我们会下载一些东西到我们的电脑。”
而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大学生们上网阅读的内容也基本上是新闻信息、论坛、网络文学、电子邮件、校友录等等这些内容。鲜有人去网上读一些耐读和值得回味的东西。
北京大学秦晓宇先生认为网络阅读最根本的缺陷是它带来的是一种非经典的阅读。阅读经典需要一种笨重的态度。你必须把阅读放慢,在一些奇妙的细部停留,感受那种丰富的精微,但你不能沉湎于此,你应该既融入其中,又能超脱其外。因此,很难想象把《神曲》、《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追忆逝水年华》、《城堡》这样的作品搬到网上阅读。
网络读书的非经典性来自其自身的明显缺陷。首先,网络阅读是一种碎片式的阅读,很难像传统图书那样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和沟通。一方面网络阅读往往是浮光掠影的、浅尝辙止的,细碎的,著名的“眼球理论”很好地说明了网读作用于感官而不是作用于心灵的特点,这也是因为我们在网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缘故,网络阅读助长了现代人心猿意马的弱点,使阅读变得缺乏耐心,缺乏对于灵魂的震撼。
其次,网络阅读是一种游戏式的阅读,它囊括的更多是随意和不用负责的东西,内容缺乏公信力。在网络上许多时候,信仰、爱情、政治,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玩耍的,没有什么是真正严肃的。甚至本世纪最威胁人类安全的恐怖主义看上去都像一场闹剧,有着好莱坞大片的风格。如《大话西游》和《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某一段著名告白被奉为网络经典,拥有无数版本。这种对无聊的尊重差不多构成了网络话语的主要风格。大量的灌水帖与QQ聊天记录足以说明这一点。
再次,网络阅读缺乏对自然、对人文的关怀精神。数字化生存是一种高度物化、技术化的生存,逼真的音效与画面只会使人的存在进一步虚化,进一步远离自然。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在一个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才能有家园?”在生存的数字化当中我们不仅丢失了家园,我们甚至丢失了返回家园的道路——阅读经典。
而在阅读方式上,网络阅读似乎也不太适合深度经典阅读。对于读者来说,网络简直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许多同学上网的时候都是鼠标飞点的浏览性阅读,对于每条信息的浏览时间极为有限,深度经典阅读变得根本不可能。
网络在带给我们种种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的弊端。我们不能因为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就摈弃“网络阅读”,我们不能忽视它所带给我们的效率。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它的技术的优越而忽视它的弊端。网络阅读,这是一个有规则的游戏,我们必须认识这种规则,在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中取长补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