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直击高考
“综合素质”纳入高招 统一评价标准是最大难题
2016-08-09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前不久,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北京将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各地方也都在针对“综合素质”陆续出台、调整高考政策。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6%的受访者认为将“综合素质”纳入高校招生录取参考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65.2%的受访者认为实施的最大难度是统一评价口径和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62.4%的受访者建议每学期均要进行材料的遴选、公示、审核。

  61.6%受访者认为此举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北京市民张广天是一名初中生的家长,谈到这次高考招生的改革,他有些担忧,“我认为这次改革还需要较长时间来实施,‘综合素质’的评价比较主观,灵活性也太强,不容易有硬性标准,公平性难免遭到质疑。另外,现有的高考制度持续了这么多年,虽然有改进的空间,可作为家长面对突然改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落实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调查显示,61.6%的受访者认为将“综合素质”纳入高校招生录取参考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59.2%的受访者认为反映了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其他还有:传扬了重视综合素质的观念(37.4%),完善了高考录取工作(36.3%)。也有36.9%的受访者担心指标评价偏主观,随意性高,21.7%的受访者担心综合素质评价缺乏公信力。

  不过在对此举的评价上,73.7%的受访者均表示看好,其中21.0%的受访者非常看好。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彭泽平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他认为,将“综合素质”纳入高校招生录取参考这一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有助于帮助高校科学合理地选拔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合格生源,更完善了高考招生考试制度。而且,它将对中小学教育起到导向作用,中小学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促进学校多元化发展”。

  65.2%受访者认为实施素质评价最大难度在统一评价口径和标准

  “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招生的录取参考,是我国高考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但随之而来的指标细化、落实等难题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调查显示,65.2%的受访者认为“综合素质”纳入高校招生录取参考,最大实施困难是统一评价口径和标准,55.6%的受访者则认为是杜绝人情、作假等“水分”。其他还有:综合素质如何定级比较(52.4%),学生间互评的公允性(50.1%),定性指标的区域间横向比较性(25.6%)。基于此,59.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落实中要把控好诸多细节,以免带来更多问题。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数学老师金红梅看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首先是标准怎么确定,例如要确定孩子审美水平,那什么是美?审美水平的高低如何划分?而且大学招收不同专业的学生时,也应有不同标准,像学习数学和学习中文的学生特质是不同的。之前也有过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但因不易考量等而导致形式化。因此,综合素质的考量标准一定要清晰、易确定、易考量,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其次就是要保证公平性。”

  彭泽平表示,一是各学校基于各自利益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让人生疑,各校突击式、形式化的评价较为普遍;二是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三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监督还要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48.9%的受访者认为将“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招生录取参考将助力学校和家长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素质教育,45.9%的受访者认为这将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有45.9%的受访者则认为将高考录取风险转移到了高校。

  62.4%受访者建议每学期均进行材料的遴选、公示、审核

  “素质评价具体如何实施还并不清楚,如果某几所大学能够率先出台一些相应的素质评价规则,提供参考,普遍的研究制定就快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教师的动力因素。这件事情不是一个学校、一位校长能解决的,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金红梅说。

  张广天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有利于全方面的人才培养,一定程度减少高智商低素质的情况,也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应重视评价的公平性和细节方面,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准则,使素质评价充分发挥其在人才选拔方面的作用。”

  彭泽平还建议,综合素质评价重在坚持常态化实施,学校要真实记录学生在有关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以反映其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真正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科学参考,也避免了突击式、形式化评价。此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保证并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而高校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关注,避免“中学随便评,高校基本不看”的尴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与监督、学校具体实施、高校的准确鉴别,均不可或缺”。

  “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招生录取重要参考还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其“顺利着陆”,62.4%的受访者建议每学期均进行材料的遴选、公式、审核,57.2%的受访者认为要建立公开有效的多方监督平台。其他还有:招生学校提前公布使用办法、使用情况(56.8%),尽快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49.7%),有效落实招生问责制(30.4%)。

  受访者中,中学生占1.1%,高中毕业生占4.3%,大学生占19.9%,已经毕业的占69.2%。在北上广深的受访者占32.5%,其他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16.7%,二线城市的占31.4%,三、四线城市的占17.5%。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综合素质计入南科大录取分 “琴棋书画”可加分
· 南京新规定:综合素质不合格学生高中不能毕业
· 郑州科技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实践探索
· 足球学习情况拟纳入中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健康成综合素质新标准 近视眼还能否当“三好”
· 我国将视力状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标准
· 明年江苏高考模式仍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 解析新高考中的综合素质评价
· 中考改革方案:大幅减少加分项 综合素质评价唱主角
· 高中生出国留学:你的综合素质达标了吗?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