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研究生招生考试
明年研究生收费制度全面实行 助学贷款限额将有提高
2013-11-13    人民网-中国广播网

字体大小:

  原标题:明年研究生收费制度全面实行 助学贷款限额将有提高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将全面收费。近日,多地记者实地采访发现,部分名校的报名人数有所减少,而媒体的一项调查也发现:2014年考研热度有所下降,4成考生采取考研就业两手准备。

  在湖北、江苏等多地,记者在实地采访中都发现,今年考研的热度开始下降。以湖北为例,今年湖北全省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预计有所减少。据了解,今年网报华中师大的人数约为2万2千多人,比去年减少了700多人,降幅约为3%。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张婷婷一直犹豫到底考不考研。

  张婷婷:我觉得考研获得硕士学位在找工作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小了。像我并不打算从事科研工作,感觉好像也没有那么多的科研岗位,所以我周围的同学都越来越多的选择两手准备,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

  受考研政策的更改、就业形势的改变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张婷婷一样想法悄然发生变化的毕业生不在少数。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仲伟俊分析说:研究生全面收费对考生报考心理的确产生了一定影响。

  仲伟俊:估计一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会更犹豫考不考研究生。

  据了解,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我国将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即所有学生都将统一交取学费。那么,对那些原来可免费上学的公费生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如何能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呢?收费到底对研究生招考有怎样的影响?

  自费真的就意味着读研成本增加了吗?事实上,对于多数同学来说,未来丰厚的奖学金不仅足以抵消学费,甚至有些还有略有盈余。它缘起于新建立了奖助学金政策体系。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告诉记者,与收费制度相配套,国家正在建立面对多种形式的奖助政策体系。

  张光明:从14年秋季学期起,建立中央高校研究生学每年业奖学金制度。中央财政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万元,硕士研究生每生8千元的标准及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给予中央高校资金支持。地方高校是参照中央政策来制定地方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管理办法。

  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定奖励面、等级和标准,但原则上不超过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既博士生最高可获学业奖学金18000元,硕士生12000元。同时,明年新学期起,原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中央所属高校博士生为每年1万2千元,硕士生为每年6千元。地方可自行确定标准,原则上博士生不低于1万元,研究生不低于6千元。

  当前,某些高校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在奖学金制度上差别较大,有些专硕甚至没有奖学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资助处处长周春树明确表态:

  周春树:现在我们都是把学术型跟专业型都是合并的,政策都是统一的。

  除此之外,高校将对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的“三助”岗位提供津贴及包括绿色通道在内的多种资助。未来,研究生助学贷款限额也将在目前6000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记者刘玉蕾 景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研究生收费读研需5万 七成学生不放弃考研
· 研究生收费取消“双轨制”
· 国家发改委:今秋研究生收费将由各省份定标准
· 研究生收费或属地定政策 硕士每年不超8000元
· 研究生收费改革的“鲇鱼效应”
· 研究生明年增加补贴 生活补贴每月增加至500元
· 研究生收费后,寒门学子盼落实奖助体系
· 读研究生要花多少钱?重庆公布普通高校收费标准
· 教育部回应研究生收费:学生所获资助将超学费
· 别只看“研究生收费”,奖学金盘子也大了!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