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4%,仅次于985院校;56%的高职毕业生3年内有过职位晋升,略高于本科毕业生 (52%)。在今年涉及699万人的最难就业季,这样的新闻让人心里一动。
但心里一动,离震撼还有很大距离。毕竟主动选择让孩子读高职,对很多家长来说还是一件纠结的事情。现实的诸多困境使得就业无法成为高职院校打出的王牌。
一所高职院校的朋友告诉我,该校的10来位老师是因为表现优秀而留校任教的毕业生,工作积极主动,但是却多年来不能同工同酬,而且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不能担任他们喜欢干的辅导员工作,甚至做身工作服都要自己交钱,原因就是他们没有高学历。学校的一位中层干部看不过,甚至指着院长的鼻子说:“请您不要忘了您曾经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校长无奈,且无语。
还有一个故事也经常被高职校长们提及,某部委机关招一位速记员,要求能够会速录,懂法律,还必须是研究生学历。几个月找下来,无人能符合条件,有学历的不会速录,会速录的无高学历。最后该单位降低条件至高职,才招到某高职学校法律文秘速录专业的学生,据说目前工作和表现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随便浏览中央部委和各地公务员招聘条件就可以发现,愈演愈烈的唯学历论把高职生拒之门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校友易会满今年5月出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很多网友就感慨道,如果是今天,大专文凭毕业的他可能连工商银行的门都进不了。
高职教育质量的“高”,敌不过社会用人制度的“冷”。
高校不是“孤岛”,是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一定要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来进行。一般来说,教育质量评价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教育内部提高自己的质量并不断向外“报喜”的同时,如果整个社会对于高职生充满歧视,从学历和身份上设立门槛,那么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也只是自说自话,自己在为自己唱赞歌。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应让外界充分了解高职的发展、不足和困境,才能让社会方方面面更加理解高职人办学的不容易,高职生的真实处境,高职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位置,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解决问题。
本次报告除了讲发展、摆成绩外,直指高职教育的发展困境,既报了“喜”,又报了“忧”。这是本次报告的进步,但是,总的印象而言,报告涉及高职教育发展困境的内容讲得还不够。
中国的大学,特别是顶尖的985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高职院校则承担为国家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尽管培养的人才类型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育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回归“育人”是最终使命。高职入学门槛降低,不意味着毕业生质量可以下降,招生渠道增多不意味着生均学习机会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紧缺不意味教学强度可以稀释。因此,资源配置、精力投入、管理力量、工作重心、甚至社会用人制度等均应向人才培养这个目标聚集。否则,如果办学质量低下,家长和学生就会“用脚投票”。
社会期待一份真正以科研的视角,冷静的分析、客观的对于高职教育内外现状进行充分分析解读、不回避问题的质量报告。这样的报告比教育部门自说自话更令人信服,即使这份报告直面太多的问题。有了这些客观的评价和分析,高职教育才能走出自说自话的怪圈。
高职教育质量不该自说自话,也不能自说自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