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分院2000级机械班的李成武近来很困惑,困惑的倒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知道在相中他的五六家企业中如何做出选择。
学院就业办公室主任徐晓松说,有这样困惑的不止李成武一个人,工程技术分院的学生大多与他有同样的心情,因为“机电一体化、钳工、焊工、数控机床这些专业的学生都太抢手了”。
近日,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毕业生就业招聘洽谈会吸引了134家企业,他们共提供1925个就业岗位,其中半数单位招收机械专业的学生。负责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郑相林介绍说,平均每个毕业生可以选三四个岗位,旅游、机械专业的学生没到毕业就会被抢光,这样还供不应求。
实际上,一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开始赚钱了,机械加工专业的实习学生每月可以拿到1000元以上,同样抢手的服务业却只能拿四五百元。
正因如此,机械学院的学生可以和用人单位谈待遇,谈条件,李成武说,我们不仅看企业的待遇,还会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看它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用人单位对职校培养的学生很信任。长春瑞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人员中有十几个博士,但就是缺少技术工人。负责招聘的崔相吉曾到劳务市场去过,结果一个工人也没招来,“懂电的不懂机械,懂机械的不懂电,而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最合适”。
长客公司铁路客车配件厂党支部书记赵红也有同感,此前,她也到劳务市场招工,以为招到的都是成熟工人,来了就能用,可是发现在新设备面前他们傻了眼。“以前工人有力气就行,现在设备的科技含量高了,一些老工人的技术已经落伍,而技校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只要稍加培训就能很快上路”。
职校生抢手现象也出现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明年毕业的511名学生中的300多人正在就业岗位实习,招生就业办主任梁小惠说:“如果不出意外,这300多学生都会与现在的单位正式签约。”据了解,虽然仍有用人单位来学校要人,但这所学校的汽车检测维修、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已经招空了。梁小惠说,去年起这些专业就非常热门,年初时有两家企业为了招到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的学生甚至互相抬价。
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梁国超说:“职业教育有三个口:招生是入口,教育教学质量是楼梯口,就业是出口。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一次性就业率是一个很突出的指标,只有出口畅通,才会有更多的人进来。”
无论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还是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都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每年招生人数都是超计划完成,前者去年计划招生4560人,结果招了5731人;后者计划招生500人,最终招来了703人。
打开出口的关键是使专业设置与市场结合起来。郑相林说:“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我们会调整专业设置,那些技术落后、就业难的专业我们会及时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