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校企创新合作 助实用型人才扎根一线城市
2010-08-06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

 

 

  大学生在一线城市越过越艰难

  王毅君3年前来到广州读书,一门心思想留在广州工作生活,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王彦君说:“这是形势所迫。”在上学第一天,王彦君的导师就给他泼过冷水:“你们这批同学毕业后肯定很难留在学校的几家附属医院,留在广州其他好一点的医院都比较难。”在随后的三年里,每每谈起毕业后找工作的事情,导师总是善意地提醒他:“去二、三线城市挺好的。以学校的名声,研究生毕业之后至少能进当地最好的医院。即使留在广州,房子这么贵,工作竞争那么激烈,生活质量肯定好不起来。”最终,意识到现实的王毅君选择了广东省江门市的一家三甲医院。

  离开一线城市已经成为今年毕业生求职的主要趋势,中国青年报社通过网络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7761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也显示,34.2%的人就业首选省会城市或发达的地级市,其次是普通地级市(26.4%),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降到了第三位,约为24.7%。

  大城市生活变得日益严峻,节奏快、开销大、房价高、竞争激烈压力大,这一切本不是应届毕业生所能承受的。大学生初入社会,犹如白纸一张,在大学行政化的高等教育体制培养下,更是学不到实用的专业技能和经历必要的社会实践,需要为大学生下大功夫再培训的企业自然不愿给“雏儿”过高的工资。因此,与其认为大学生是被二、三线城市的机会所吸引,倒不如说在自然法则作用下,淘汰出了一线城市。

  缺乏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获取高薪的硬伤,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解决学生实践不足的最有效方式是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就特别指出:“校企合作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我们应当下大工夫、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然而,“校企合作”这个名词提出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以往很多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往往不能深入到企业的核心经营领域。有些学校所谓的校企合作只是让自己的学生为合作企业打短工,做简单的促销、打打字、看看店,在公司里参观几天就回来了。这样的校企合作不仅帮助不了学生获得实践经验,更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因此,具备真正实践意义的校企合作应该是让企业打消疑虑,放心把自己的核心经营领域开放给学生。为探究国内校企合作最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之路,记者闻讯来到了一所学院的创业大赛现场。据悉,此次创业大赛是由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e-Bay与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专修学院联手举办,此次eBay特地提供了自己的全球平台,东华莱佛士的学生将在这个平台上创建自己的品牌,根据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不同区域定位的客户,陆续推广并销售数十件乃至上百件的原创时装。

  

 

东华大学副校长、东华莱佛士院长刘春红与eBay中国区业务部总经理承丹丹签署合作协议

  记者随后了解到,就在当天,东华莱佛士学生创办的原创时尚海外旗舰店正式入驻eBay,迈出了大学生跨国创业的第一步,这对于中国高校的大学生来说,还属于首次。据此次大赛上的专家表示:"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了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实用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往往就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竞相争选的对象。加上行业领域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今后立足大城市,获得更多职业发展非常有益。"

  自东华莱佛士创办起,陆续与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卡地亚(Cartier),登喜路(Dunhill),阿玛尼(Armani),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汇丰银行(HSBC),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和中国石化(Sinopec)等各行业的领军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东华莱佛士已经建立起了与合作企业"联手育人"的新模式。

  后记:大城市虽然生活压力大,但是收入高、社会福利好、交通便利、发展前景远大,逃离大城市毕竟是个妥协现实的无奈抉择,扎根在大城市中的确需要领先常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归根溯源,在教育层面考虑,这其实只是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毕竟天高任鸟飞,只要你的翅膀足够有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以高质量党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东华有为”崭新篇章!
· 教育部任命!东华大学,领导调整
· 东华大学召开会议宣布学校副职领导人员任免决定
· 近十年东华大学材料学科为我国纤维行业输送80%的技术骨干、50%的领军人才 学科交叉思维深度融入育人环节
· 东华大学诚邀优秀英才加盟!
· 东华大学70周年校庆“暖心”又“硬核”
·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暨“优才计划”专项研究生选拔活动通知
· 科研新发现:新型红外光助力农药有效利用率
· 正式启动!东华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尚实论坛来了
· 海外优青 | 东华大学诚邀海内外学者携手前行 共筑未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