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就业不再是衡量中职教育唯一指标
中职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依然面临生存危机。
之前中职生毕业只能选择就业,如今,中职生毕业后可以有多种选择,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的渠道也完全畅通。对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中职学校来讲,能否同时满足中职生升学和就业双重需求,的确面临新的挑战。
中职教育从以就业为本位更多转向升学为本位,较之以前看重就业率,中职生更在乎中职学校的升学率。
在临近退休的年纪,甘肃省定西理工中专学校校长张银翔却再一次忙了起来。
从中学教师干起,后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快要退休时,又回到教育一线,被任命为中专学校校长。一生未曾离开教育,30多年后,重回一线,张银翔说,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完整的圆。
在很多人看来,张银翔最后的落脚也不错,因为在定西市安定区,学校的校长行政级别是副县级,“在一个县区,县级领导往往掐着指头就能数出来”。
对这些,张银翔并不看重,他更关注的是中职教育的出路和前景。“中职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依然面临生存危机”。
尽管所在的学校已被评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但在领导班子会议上,张银翔还是经常强调,全校上下要有忧患意识,清醒认识当前的形势。
“孩子上大学仍是一个家庭的荣耀”
中职生就读大学渠道畅通
定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经济以旱作农业为主,是著名的马铃薯和中药材之乡,工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近些年,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定西人口大量外出,是甘肃省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
前些年,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赤手空拳走出大山的定西人从事着家政服务、建筑工人等粗体力劳动。在外务工的定西人逐渐意识到,出门在外,若能掌握一门手艺,挣钱就会轻松很多,也比较体面。
由于各方因素所限,上辈人生活方式依然很难改变,人们把自身的遗憾更多地寄希望于下一代去实现,这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体现了出来。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一门技术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定西民间,即使上不了大学,饱尝体力务工之苦的农民也愿意让孩子学一门技术,而不是赤手空拳去卖体力。
3年前,定西市安定区辛集乡的小伙子王雄中考失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王雄本想跟父母一起去大城市挣钱,可他最后还是没去成。在家人的一再劝导下,王雄来到定西市理工中专学校,学习汽车应用与维修。
和王雄有相同经历的,还有来自定西市陇西县山村里的吴伟。今年夏天,吴伟中考失利,继续上学还是走向社会,在吴伟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家人坚决要求他待在家里,“先学一门手艺,再去挣钱也不迟”。
对于中专毕业后的打算,王雄和吴伟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继续深造,争取读高职大专或本科。较之以往,近年来毕业后继续上学正成为一种潮流,选择就业的学生在锐减。
“有近70%的学生去深造了,在以前,这些学生可能都会选择进入社会。”在定西理工中专教务主任李斌看来,学生有这种选择,并不出人意料。“在农村,孩子上大学仍是一个家庭的荣耀。”李斌说,随着国家对中职生继续教育渠道的不断扩展,中职生上大学正在成为可能。
据李斌介绍,目前中职生就读大学的渠道已经畅通。中职生参加全省统一的面向高职的升学考试,只需过线都可入学;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也是一种成熟的模式,由高职院校给名额,中职学校选拔合格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接受更高的学历教育,这些都是已经成熟的上升渠道。此外,中职生也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他说,这两年,在定西理工中专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毕业生能考入高一级学校”。
而在20岁的王雄看来,继续就读高职,不仅仅是要圆大学梦,更重要的是要学到一门精深的专业技术。他说,较之中专学校,高职院校有着更优越的师资力量和实训平台,“中职仅仅是入门,更专业的技能还要到高职院校去学习,这样,走入社会才能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