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从来不缺乏引人注目的话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向“市场化”高歌猛进的年代。
置身于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变革背景之下,中国教育的每一步摸索都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争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这个变革与维新的年代里,《中国教育周刊》,我们眼前这份新的媒体,来得不早也不晚。中国教育的改革早已展开,但我们相信,更精彩的还在后头。我们愿意用网络杂志这种新的媒体形式,记录下中国教育未来变革的足迹。
然而,作为媒体,立场与话语权力将归于何处?媒体的通行命题同样摆在这份新创的网络杂志面前。我们是谁?官还是民,公还是私……我们不妨在大笑中抛弃这些人为构建的二元对立的立场划分。哪里有那么多的二元?哪里有那么多的对立?我们的立场,只愿意尽量寻找和坚守那些普适的准则,在倾听与沟通中注视和记录中国教育的发展。
我们乐意倾听。在这个民本主义高涨的时候,我们将倾听来自中国普通民众的声音。当中国教育改革的阵痛一点点引起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焦灼,我们愿意倾听。我们愿意倾听老师们在课堂上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愿意倾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生活困苦,我们愿意倾听父母面对孩子金榜题名的自豪,也愿意倾听他们对于供养孩子读书的辛酸……我们愿意倾听来自于教育相关的各行各业的各种声音,只要是真诚并且充满善意。因为,中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中国的普通民众。
我们强调沟通。在政府与民间的关系重构当中,中国教育触摸着的是五十多年前来未曾有过的机遇,而与之相随的是空前的关注与重压。但在媒体的职业影象中,我们不是以梦为马的诗人,我们宁愿选择做一名普通的工人或者农民。我们是建设者。在大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教育管理部门如同这个正在巨变着的国度一样,在不断地摸索前行。是啊,摸索,前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把政府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完美机器。它会犯错,但它更会改进,因为它就是为人民而生。我们始终相信,一个丧失对善意政府想象的民族是可悲的。因此,我们有时候必须要担负起向普通民众解释政府行为的任务。因为,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对话与沟通的平台,而不是充满怒气的角斗场。
在历史的流变当中,我们将努力架起政府与普通民众联系的桥梁。我们倾听普通百姓的声音,我们也将解释政府行为的困难与原因。我们一边倾听着,一边沟通。我们在倾听与沟通中期待着中国教育的进步。看着中国教育在历史的年轮中盘旋上升,我们将忠实记录下这一过程。而这一切,就从今天这份《中国教育周刊》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