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目前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方法论上讲,影响学校德育成效的因素很多,有学校内部的,也有学校外部的;有心理学方面的,也有社会学方面的等等。但在讲究策略,减少不利因素,增加有利因素以求得德育实效的过程中,现代德育至关重要的一条策略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所谓隐蔽德育意图,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当前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德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不仅是现代德育形式上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指导思想上的要求。
一、改进学校德育策略,隐蔽教育意图的依据
一般地说,当代青少年在个性心理上,自我意识趋于早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好胜心,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不轻易接受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指令。思维的迅速发展、学校里的学习和对社会的接触,使青年学生具备对事物进行论证性思维的能力,从而也提高了他们思维的独立往。他们的思维水平已达到能概括各种社会现象,掌握社会标准并用之来衡量、判断社会事物的程度。理性思维的发展和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的增强,使他们的思维出现了更多创意成分,遇到问题不愿人云亦云,而是力求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提出某种有独创性的见解。他们一般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机械地接受传递的全部的教育信息,并被动地形成或转变一定的态度,而是对信息采取“个性化和选择、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个体会不同程度、不同状态地接受或抵制信息传递。一厢情愿的强迫、急功近利的“灌输”,往往会造成教育对象的的逆反心理,加上一些教育者总喜欢以“先知先觉”者自居,以为别人都应该受自己的诠释和教育,以为学生都没有判断力,需要自己来主宰他们的思维。这种做法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抵制,产生精神厌食症,造成德育工作的零效应或负效应。
从心理学上讲,个体对确定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种与主体无直接切身利害关系的刺激单调、反复出现,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会使人感到厌烦,继而可能产生不良的应激心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关于德育的课没少讲,会没少开,文没少发,机构没少设,工作没少做,但效果不甚理想。这里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存在着理论阐述单调,说教味道浓厚。实际上,这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重复刺激,同一内容重复次数多了,它反而会使青年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一种无关刺激物。甚至你越说,他越不听,产生厌烦心理。
在个体对既定的观念、事物接受和认同过程中,其人格主体性的体现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是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它决定着接受和认同的趋向、程度、方式。如果这个接受过程是处于某种压力下,是被动的、被控制甚至是强制的,毫无自主性可言,个体就会产生人格的主体性受侵犯的感觉,进而产生反感和抵制的心态,不但不会接受而是排斥。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教育者处于被动的,被控制的处境中,缺乏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这种状况,常导致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消极的反抗的病态心理:盲目抵触任何教育者本身或所谈及的事物,对教育内容采取极端的偏激性的反对态度,趋向或偏好于教育者所反对的事物,或非主流的观念意识。
灌输教育曾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极为有效的方法。但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在原始资本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劳动阶级受尽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存在,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决定了他们非常容易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之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政治意识。今天的青年学生,他们缺乏这种体验,加上现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社会信息的多元化和膨胀化,都对学校德育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与异己观点的较量,单向、直露、毫无含蓄感,带有一定的强制接受的色彩。事实上,在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并存的态势下,一种正确的思想体系要想占据主流地位,必须在与对立的诸多观念的交锋和斗争中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发展。如果回避交锋和斗争,或者压制不同观念和思想的表达,正确的思想体系就难以为人们所接受。
长期以来,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往往在教育过程中刻意地去强调教育的惟一正确性,对教育的目的则丝毫不加掩饰,至于受体是否接受,从来不在考虑之列。在工作中一般只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理论的教育,尽量地回避或掩盖那些错误的思想言论、事实和社会现象。学校德育中这种过于露骨的倾向性往往会使人对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对教育者的客观性产生疑问。实际上,对于对世界和社会现实感兴趣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总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了解做出判断。他们对了解原始的事实,甚至事物的反面情况的需要更迫切,而对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单方面的事实经常持怀疑的态度。特别是一旦获知某些加工过的“事实”与实际情况相反,或池们通过自己的信息途径得知了相反的事实,他们就会对宣传教育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往往反映事实、联系实际的少,回避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和问题,对政治问题的分析缺乏辩证性,导致有的学生失望之余反而容易接受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
总而言之,学校德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教育信息的片面性、表面性和重目的的急功近利性,过于直自和彰显性。在教育方法上,存在主客体颠倒、明显的形式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不是从社会发展实际、青年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他们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在教育过程中,漠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比,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接受或接受得不多。现代学校德育要取得成效,必须加强德育策略的研究,而隐蔽教育意图,则是现代德育策略的核心和关键。
二、隐蔽教育意图的策略与要求
1.教育过程的自然化和情境化
所谓自然化和情境化,即是要求学校德育的信息输出,应融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学习、社会实践甚至娱乐,对物质环境、精神生活甚至人文氛围,在看似自然的表面下则昭示着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地去实现教育的目的。真理是赤裸裸的,但赤裸裸的真理有时却难以为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在一切都讲究包装的现代社会,有时候,含蓄比直白更容易深入人心,隐蔽教育意图的潜移默化常常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高昂的口号和画蛇添足的议论往往会让人大扫其兴,功亏一篑。
事实上,通过文化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是西方宣传的拿手好戏,哪一部美国影片不在地宣扬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优越性?毛泽东说宣传要群众喜闻乐见,但现时中国的宣传还远未达到这个要求。哲学、文艺甚至新闻等都能对人的思想和社会伦理行为发生重大的影响,但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激发人的情绪,拨动人的心弦。对特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也要注意强调有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如当要求学生完成某一既定的任务时,并不仅仅要求学生立即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创设一定盼清境或情感氛围,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地,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启发人的内心需要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前提,有了需要,才会形成态度,完成行为选择。激发需要,就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理论性思维和三段论的逻辑判断毕竟是深奥、单调和枯燥的,作为一种思想道德传播,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情感和需求来确定目的,选择方法,考虑过程。总之,在学校德育中应积极改变仍然存在着简单地沿用过去的灌输教育的方式,更多地发挥“潜移默化,自然似之”的内化作用,以利于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