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在治国方略上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实现“以德治教”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德治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把“以德治国”的方略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才会产生巨大的治国效应。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教育导向、道德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出现道德迷茫,价值观有所变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所动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上出现的丑恶现象对高校的道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中也出现请客送礼,抄袭舞弊等不良现象;对外交流的扩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向高校渗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搞好高校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基础。高校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就会成为社会的主流,相当一部分还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领导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只有一代代的社会主义新人茁壮成长,“以德治国”才有坚实的基础,也才能长期坚持。“以德治国”给教育赋予了新的、重要的使命。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公民道德教育,学校教育处于中心位置,可以说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部分。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地,在道德建设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对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有着直接和重要影响,并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以德治教”为“以德治国”提供了创新与示范基地。高校的道德教育对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高校在实施“以德治教”中,一方面使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部分得到继承,另一方面在青年一代中倡导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道德观念,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内涵。高校作为人才汇聚之所,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的示范区。通过培养有社会主义道德的高素质的个体,来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通过自身“以德治教”所取得的道德建设的成就、良好的道德风气、精神面貌,对全社会起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影响和推进全社会道德的进步,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以德治教”首先要以德正本。教育之本在于德。在高校的道德建设中,应突出高校特点,重在明理正德。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修身、治学、治国的传统道德,又要善于吸收新时期高校文明建设的新成果,以此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校道德体系。
其次,要以德立范。“以德治教”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把道德规范具体到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管理、人际关系、对外交流等学校基本活动的各个层面,实现事有所规,行有所范,使其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规范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创建文明高校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创优活动等等,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升华道德,形成文明、高尚的校凤,达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第三,要以德行政。以“德政”达到“德治”。这就要求行政干部在处理行政事务时为正义用权,坚持真理;在管理上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刨建自由、公正与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老师,爱护学生,一切从师生的利益出发,一切为师生服务。
二、以“以德育人”为核心,推进”以德治教”“以德治教”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才会避免流于形式,产生积极的效应。
(一)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格局。“以德治教”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诸多因素,使高校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环境日趋复杂,工作难度不断加大。要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格局,就要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走出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跳出高校的圈子,创造高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德育工作格局。目前,高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存在诸多方面冲突: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冲突;在道德修养上,存在着以德为本与道德虚无的冲突;在精神生活上,存在着高雅追求与庸俗趣味之间的冲突,社会上反科学、反理性的迷信愚昧和歪理邪说、低级庸俗的商业街头文化、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等无不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生活方式上,存在着倡导艰苦奋斗与贪图享乐的冲突,高校的艰苦奋斗教育与家庭一部分父母的溺爱有加、社会上的奢侈风气产生强烈的磨擦。因此,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共建高校德育的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由高校牵头,建立由高校、学生家长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定期就高校的德育工作交流情况、组织研讨、拟定加强和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家庭和社会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上的脱节现象,形成高校、家庭、社会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上三位一体的相互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