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正式颂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一、世纪初我国城市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十五"计划所提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等重大目标,均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国家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城市教育的发展,将主要面临如下历史性挑战:
1.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对城市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岗职工再培训任务繁重,技能型、实践型人才长期短缺,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严重匾乏,财政、金融、法律、贸易和管理人才还相当缺乏,迫切需要教育系统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力,造就上千万合格的专门人才。城市是现代经济和文化的枢纽,既是信息和技术的周转中心,又是现有或新增劳动力及专门人才的重要集散地,城市经济实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城市教育需要密切关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面向就业市场的实际,提高适应性。
2.学龄人口结构的波动,对满足城市及周边地区持续而旺盛的教育需求增添了压力由于成功地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程度,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还比较低。"十五"期间,城市居民对高质量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及选择教育的支付能力都将进一步增大,但大多数城市优质教育和高层次教育规模偏小,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
2000-2010年间,我国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同阶段学龄人口将依次呈现峰谷交替的波动状况。即使在高中及以上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的前提下,预计2002-2006年间,每年未能升学的初中阶段毕业生,也还将从1999年的780万人增加到1100万人左右。城市教育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地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对人口波动的承受能力。
3.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对于完善城市型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化社会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可能使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十年内增加十多个百分点。届时,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老龄化特征渐趋明显;城乡之间、城市之间流动人口受教育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岗位培训问题日趋突出。但目前,我国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仍缺乏必要的沟通,教育体制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扭转这样的局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教育体系。
城市型教育体系的特点是,受教育人口密集度高,学习需求旺盛而且多样化,财政较为充足,产业吸纳从业人员能力较强,学习者及用人单位的支付水平较高,筹措教育经费多种渠道比较畅通。相比农村教育而言,应具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客观条件,不断完善的城市型教育体系,势必成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起点。
4.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需要将城市教育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步推进我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双重任务。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东西部之间的梯度十分明显。因此,各个城市之间,经济产业格局、面对的矛盾、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迫切需要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与重点,多层次、多样化地进行城市教育发展模式与改革探索。
二、适应城镇化战略的需要,加速发展城市教育水平为充分发挥城市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龙头、示范作用,为构筑学习型城市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准备。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5年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要从2000年的42.8%提高到60%左右。在全国范围内,由于人口高峰影响和办学条件不足,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任务艰巨。城市教育的发展目标肯定还要大大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此,需要在促进城市九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步伐,大幅度提高高中及以上阶段教育水平,注重提高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周边地区教育的辐射能力。"普九"验收指标是适用于全国城乡绝大部分地区的,城市九年义务教育需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不失时机地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调整城市教育结构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城镇初中毕业生基本能够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光靠普通教育或学历教育是不行的,需要探索有利于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熟练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
2.积极发展地区职业性、社区性的高等教育,开展多样化的高中后非学历教育培训预计到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每年会有1400万毕业生,如果其中400万接受学历高等教育,也还会有1000万左右需要通过培训进入社会就业。可见,高中后多样化教育培训的任务十分艰巨。
按照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改革"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已基本形成。因此,城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既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城市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有利环境和人财物力资源集中的优势,面向地方多样化地培养人才,积极发展地区职业性高等教育;又要把地方高校和区域内的省(部)属高等学校的调整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试验地区综合性社区学院,增强城市高等教育的文化辐射功能;还要拓展成人教育的功能,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各方面培训。
城市教育要通过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逐渐满足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其他社会成员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愿望。在学历教育方面,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同时大力发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包括网络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种非学历教育培训,努力为多层次、多形式的高中后教育需求开辟广泛的途径。
3.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城市教育现代化"十五"期间、需要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盘活教育存量,适应城市发展和学龄人口波动的需要,积极推进城市教育现代化进程。
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城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保证各类文化场所和社会公益设施向学生优惠或免费开放;科研院所和企业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学校校园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应对学生开放;健全学校、社区和家庭相互沟通配合的制度,形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性机制。
要以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沟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对不同类型的学校重组、合理定位和特色改造;加强联合办学,充分发挥潜力,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提高教育灵活性、贯通性和选择性;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育发展与管理的手段。城市教育应当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革命性影响,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加大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构筑学习型城市,向社会成员终身参与各种学习培训提供机会,是城市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而要保证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就必须努力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网络。考虑到地区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城市可考虑率先实现。
4.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教育经费的多元投入机制,探索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巨大的教育需求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必须实现投资观念的重大转变从重视"物"的投资转变到重视"人"的投资上来,把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重点。特别是要加大社会融资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探索职业准人制度。
城市政府在办好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办好骨干示范学校、保征教育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负有主要责任。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着力解决办学体制中的深层次问题;要明晰学校产权,防止国有和公有教育资源的流失;要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办学积极性,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开展国有民办、公办民助、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实验;要加强管理、督导和评估,确保社会力量办学健康有序发展。
继续促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培训与实行职业准人制度的密切配合。要建立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岗位标准,确定岗位规范,逐步建立职业标准体系,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推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强化岗前培训制度,逐步做到"先培训、先执证、再就业"等等。促进知识型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保证高素质人才优先获得工作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