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合并后,高校数量不降反升
大学教师不会写教案
名校博士一毕业就能当一般学校的系主任
“并非只有规模大才是好大学。”“并非在所有方面都是一流才是好大学。”
……
对教育部领导和众多的高校校长而言,从2002年到2004年间,连续两届以“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给他们传递的许多现代教育的信息和观念,好比是一场冲击力极强的“思想风暴”。
然而人们发现,当“风暴”过去,大地归于平静的时候,中国的高校仿佛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依然按照它原有的逻辑、轨道和规则照常运转,各类学校争相升格的消息不断见之于媒体。
据一位人大代表透露,当初,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在抓高校合并这项工作的时候,原打算将1300多所高校合并成700~800所,使高校集中一点,规模大一点。但现在的事实是,高等学校的数量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增加到1600多所。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扩招以后,各类学校纷纷升格: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普通高校争着抢着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狂奔。
扩招带来了高校师资从数量到质量的严重不足。“到我们武汉大学进修的教师有些就是来自那些合并高校中后来升格的学校,这些老师这学期来听这门课,下学期回学校就给学生上这门课,听一门上一门,学一门教一门,这哪里是高等学校啊!”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苦笑着说:“这些老师有的原来是中专老师,有的是大专老师,现在都带起本科来了,那怎么搞法呢?质量问题确实值得担忧啊!”
短短几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一下子上升到19%,这与我国人均GDP1000美元是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18岁到22岁的适龄青年的毛入学率还会稳步提高,这既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需要的。规模增加后,问题自然会转到结构和质量上来。“学生的规模和数量上来以后,结构不调整肯定不行。”顾海良强调说,“要按照十六大提出来的必须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整个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的结构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说白了,1000多所高等学校,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一天到晚想入非非,一旦办了本科,才几年就想培养硕士、培养博士。”
顾海良毫不客气地批评一些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是一心一意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师资水平,而是把精力都用在跑部公关,申请硕士博士培养点上。这种定位不准、眼睛向上、求大求全的“大学病”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们大学的结构构筑。“现在中国最缺的是安心于做本科的学校!”
与此同时,现在的1600多所大学是哪里来的?其中很多是由中专花力气升格来的高职、大专,而现在又提出要花大力气再建设中专,这些中专起来后,原来升格来的高职大专怎么办?它们不上不下处境尴尬,其结果很多会垮掉,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实际上,我们在结构调整的时候,把现有的高职办好,才是真正的出路。
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师资水平。
如今的大学里,博士多了,教授多了,可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和学历、职称并不成正比。
有教授告诉顾海良,他没时间给学生批作业改卷子,只好给全班同学都打了85分。这种情况下,何谈老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顾海良认为,这是助教和讲师不足的结果,实际上,讲师与助教的作用不可忽视,这是国际教育界探索了多年制定出来的制度,有它的科学性。
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学位制度与职称评定混为一谈,大家看重学历看重科研,把学位水平等同于教学水平,加上片面地强调教师博士化,使中国高等学校的师资链成为世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畸形。
一名博士,只要教两年学,或有200课时的教学经历,可自然横跨到职称体系,在教学岗位晋升为副教授。不少名校的博士一毕业就能到二类学校或西部重点高校当系主任、甚至院长。
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锤炼的,我们现在的大学教师太缺乏这种锤炼了,顾海良说,“现在有的大学教师连教案都不会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