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名为“北京市公众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揭晓。这是继1997年后对北京人进行的第二次科学素养调查。该调查运用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测得,5年来———
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委托,北京奥博众智咨询有限公司刚完成了一项名为《北京市公众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北京人基本科学素养的达标比例为6.6%,即在100个北京人中有6 7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比1997年测量时的4%提高了2.6个百分点,比2001年全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1.4%高出5.2个百分点。与国际情况相比,北京人目前的科学素养水平与美国人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大致相当。
根据国际通用的计算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原则,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状况、了解基本科学方法的状况、了解科学对社会影响的状况三个方面。
在测量北京人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状况时,研究者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题目,如:“地心非常热”、“地球围绕太阳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早期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等,让被调查者判断这些说法的对错,对填答结果进行进一步计算后发现,51.1%的北京人在掌握基本科学知识一项上达标了。这个比例比1997年的35%高出16.1个百分点,比2001年针对全国公众的调查结果中该项比例(22.1%)高出29个百分点。
测量北京人对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了解程度时得出,24.9%的北京人已经达到基本理解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水平,这个比例比1997年的16%高出8.9个百分点。
在测量北京人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理解程度时,研究人员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题目,如:“抗生素能杀死病毒”、“所有放射性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等。结果发现,21.7%的被调查者能够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这个比例比1997年(17.1%)高了4.6个百分点,比2001年全国公众的该比例(14.1%)高出7.6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不同人群的科学素养状况也不同。男性的总体科学素养水平高于女性(男:7.4%、女:5.7%),而且男性在各个具体指标上都高于女性,特别是在了解基础科学知识方面男性比女性高出了11.6个百分点。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上看,年轻人的科学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18 30岁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为9.0%,而其他年龄段人的科学素养水平在6%左右(31 40岁:6.2%、41 50岁:6.4%、51 60岁:5.4%、61 69岁:6.2%)。这可能与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有关。
调查还发现,科学素养的水平与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高低是成正比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就越高。
调查主要发现
北京人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达标率为51.1%;理解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达标率为24.9%;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达标率为21.7%
根据国际通用的对上述三个指标的综合计算方法,此次北京人基本科学素养的达标比例为6.6%,比1997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
北京人2002年的科学素养水平与美国人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大致相当
调查背景说明
此次调查范围包括全市18个区县,1280万人口,390余万户中的常住成年人口(不包括有智力障碍者)。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方法抽样,共抽取4022人,共回收有效问卷3607份。
其中男性占51.0%,女性占49.0%。
年龄分布比较均匀:18 30岁(15.7%)、31 40岁(26.3%)、41 50岁(27.8%)、51 60岁(15.3%)、61 69岁(14.9%)。
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及以下占11.1%,中学(初中、高中、中专等)占65.4%,大专占13.3%,本科及以上占10.1%。
背景知识介绍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简称SL),全称是“科学技术素养”,指处于现代科技社会中的公民,为了与其社会的、文化的、物理的环境相适应,在其中能够生存并从中获益,对于科学与技术的理解程度或基本的理解水平。本次调查指标体系的确定参考了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医学传播专家米勒的理论,该理论指出公众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认识和理解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认识和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能力及理解科学技术带给社会的影响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