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即将启动
2002-11-28    记者 张东操

字体大小:

  一年之中,我国公众有85.9%没有参观过科技馆或自然博物馆。去年进行的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同时发现,没有参观过科技展览的公众比例也高达81.4%。发达国家民众经常光顾博物馆等场所,为什么我国公众却很少去呢?

  日前正在筹备的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将揭开这些谜,并将为我国今后的科普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比如在新的调查问卷中,在过去单设的问题“过去一年是否去过科技馆?”之后,将继续提出一大堆可供选择的原因,以寻找具体措施改善这一状况。

  中国科普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的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已经基本拟就,将于2003年初下发到全国各地开始正式调查。这份问卷包括200多道科学问题,按照人口密度共抽取了8500名调查对象。目前遍布全国的1000多名调查员已培训完毕。

  此前我国已经于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进行过四次大规模的调查。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观测网和数据库。新一轮调查将要对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更为全面的缜密观察,用量化的数据描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同时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改进科普工作的意见。

  据调查组成员、中国科普研究所李大光副研究员介绍,与以往相比,此次调查问卷的问题更加大众化,比如将原来问卷中的“辐射”一词改为“放射性”。新问卷也增加了“纳米”、“艾滋病”等题目,力争更贴近中国国情。

  历次调查显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虽不容乐观,但在逐渐提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从1996年的0.2%提高到2001年的1.4%。在美国,1990年的这一数据接近7%。

  专家介绍,公众科学素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李大光说,科普是依靠长期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对国民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过程,也是个长期的过程。在10年的时间内,一个国家公众群体的科学素养变化是微小的。因此,需要建立数据库动态观察,进行纵向研究和分析。

  美国、日本、加拿大、原欧共体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对进行集科学性、社会性和基础性为一体的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和定期地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连续数据。美国的研究从1972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来没有间断过。英国科学和工业馆中积累了长达170年的相关资料。学者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分析英国科技传播和经济、科技发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以往开展的调查只是公众的科学素养单一方面的状况。单一因素的调查数据分析的价值并不大,只有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才能有效提高这些数据的价值。

  “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将为有关部门制定科技、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也为国家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普研究所负责人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国家科技战略之一。我们不仅要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状况,也要努力找到如何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答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国民诚信水平的现状及原因
· 高校科普工程:播撒科学火种
· 孩子书包里装着一套房
· 调查显示儿童家庭教育有误区
· 中国教育在线通讯社用户意见征集
· 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名校情结”升温
· 社会报告:北京人的科学素养提高了
· 南京:成人教育支出攀升学生教育费用下降
· 中美专家7城市调查 青岛小烟民最少
· 京城调查:住房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