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工作方针,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有首都特色的民族教育模式。
据了解,北京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杂居城市,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人在京工作、生活和学习。全市有5个民族乡、111个民族村、13个民族工作重点街道,少数民族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针对北京的实际,北京市教委近年来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民族教育工作。
建立实践基地,拓宽教育途径。北京市教委、市民委在中华民族博物馆建立了首家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利用博物馆民族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民族教育活动的场所。
提供教育资料,创造教育条件。1984年,市教育部门和民族部门编写了《民族常识》读本;1999年,市教委投入30多万元,为各区县及部分学校配备了《中华各民族》录像带;2001年底,又投入30万元,为全市近2000所中小学每校配备了3万册的《民族知识读本》。
总结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将北京西城、朝阳、怀柔3个区列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区县,通过试点探索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经验。西城区以少年宫民族团结基地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达200多个项目,辐射全区100所中小学的8万多名学生。全区30所学校与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少数民族学校结成姊妹校、友谊校,取得了较好效果。
举办传统活动,形成民族特色。目前北京已经形成单数年举办民族小学、幼儿书画比赛,双数年举办民族幼儿园文艺汇演,五年举办一次全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定期举办中小学推铁环、珍珠球等单项体育赛事的传统。既加强了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又丰富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内容,也活跃了少数民族儿童少年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