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9日上午,新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庄严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5年来,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决策,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九届全国人大的五次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不难看出5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亮点。
教育投入取得突破
【回放】1998年3月5日,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改革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评说】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一直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1998年,国务院决定教育经费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即自1998年至2002年的5年中,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近几年来在解决教育投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与此同时,“财、税、费、产、社、基”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进一步得到巩固,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基本形成。5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连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九五”期间,全国教育总经费5年累计为14941.25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48倍;2001年全国教育总经费达4637.66亿元,比2000年增长20.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19%,是自1989年对此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我国教育发展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一个时期。
两基目标如期实现
【回放】1999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使全国80%以上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评说】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党中央结合当时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国际竞争需要和“三步走”战略目标,深刻冷静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选择,同时也是我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截至2000年年底,全国通过现阶段“两基”验收标准的县(市、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总数已达2541个,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面实现了“两基”规划目标。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但我国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努力并没有停止。据2002年年底统计,全国实现“两基”的县及县级单位已达2598个,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践表明,我国不仅能够解决占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同样有能力解决亿万适龄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高校扩招顺利实施
【回放】2000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扩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措施,解决学生宿舍、食堂、教学设施等实际问题。”
【评说】高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但随之而来的诸如学生宿舍紧张、食堂拥挤、教学条件跟不上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高校扩招政策的顺利实施。从1999年开始,在国务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高校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果,保证了高校扩招的顺利进行,使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得以突破。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2年3年间,全国新建和改建高校学生公寓430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高校学生食堂530万平方米,分别超过和接近建国50年累计建设面积的总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贫困地区投入加大
【回放】2001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困难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的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
【评说】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增加对这些地方的教育投入,同样是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据统计,到2002年年底,中央资金支持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危房改造资金总量达120亿元,改造D类危房(最危险的)面积3000万平方米。在中央财政和地方配套资金共计125亿元实施了一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再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截至2002年9月,已完成新建项目小学1102所、项目初中486所;改扩建小学2357所、初中1330所;新建小学校舍68万平方米、初中校舍67万平方米;改扩建小学校舍129万平方米、初中校舍191万平方米。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为这些地区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工资有了保障
【回放】2002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评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一直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2001年,国务院提出了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的“治本之策”。为此,中央财政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教师工资转移支付资金50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建立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一些地方的省级财政也相应安排了配套资金。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分别有97%和93%的县已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上收到县。2002年,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做到当年不新欠教职工国标工资。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落实,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开始有了切实保障,我国农村教育也迎来了近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