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题目都来自社会、经济、工程等领域的热点问题
9月19日上午8时,来自全国1022所高校1万多支队伍的3.8万名大学生,同时从网上下载题目,参加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独家赞助的“200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项创办于1992年的赛事,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这项赛事为什么会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竞赛组委会副主任、贵州大学校长陈叔平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竞赛,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包括查阅资料、计算编程、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
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竞赛形式是3名大学生组成一队,在3天时间内可以自由使用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讨论赛题,最后完成一篇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科技论文。竞赛的题目都来自社会、经济、工程等领域的热点问题。
据了解,今年有一道赛题就是以汶川大地震后的紧急救援为背景而简化提炼出的“地面搜索”问题,要求学生制定搜索队伍的行进路线,对预定区域进行快速的全面搜索。
“这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全过程的机会。”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肖万里说,“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团队合作,公平地参与竞争,学生们在竞赛中得到的锻炼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益。”(记者 杨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