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减负”越减越重 专家斥政绩观与用人制度
2011-08-12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在教育领域,“减负”不是一个新问题。长期以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却在“减负”声中越减越重,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顽疾”。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家庭负担、社会负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减负”刻不容缓。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学校、社会、家长要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而不要互相埋怨和指责。

  八成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片面的政绩观与用人制度是孩子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孙云晓:首先要确认,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很重的,有人认为并不重,是不对的。我们研究中心10年来对全国中小学生对比调查显示,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情况越来越严重,1999年,近50%中小学生存在这一问题,但现在达到近80%,上升幅度惊人,城乡都是如此。近年来我比较关注性别教育,发现男孩因为发育晚,理解力达不到,承受的学业压力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孩就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现在痛经成为中学校园常见病,这与女孩睡眠和休息不足、学习压力大密不可分,最严重的是某省3例女生高考后出现闭经现象,经检查为卵巢萎缩。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中小学生的负担已成为家庭负担、社会负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

  张志勇: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减轻学生知识学习的负担,强调进行教材改革、教学改革,增加体育活动。我小时候上学,课业负担远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重。为什么我们改革了30年,教育发展了,条件改善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却越来越重?我个人认为,政绩观是主要原因,一些地市和县市领导一说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看升学率,一说到评价和考核,还是看升学率,把教育事业等同于经济和GDP,这种片面的政绩观绑架了教育,绑架了孩子。只要党政领导将升学率看得高于一切,将教育与人的发展切割开来,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校长,都无法安下心来按教育规律办教育,而是一切按领导的意思办,因为这样风险最低,否则就不好对领导有交待。

  孙云晓: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用人制度、用人导向有问题。现在用人单位以文凭取人,如果没有一个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很难找到工作,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很难有好工作。这种高学历就业、高学历用人成为一种趋势,其与中国人“争做人上人、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又呼应在一起,影响深远。老百姓是很认实际的,我们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很多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我们的一项调查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希望孩子在班里考前15名,对小学生的要求就更高,这显然是不可实现的目标。也是在这种导向下,升学率成为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最重要标准,著名学校只要升学率下来,大家就都不认为它是一个好学校了。相关部门的政绩观也与此相伴而生。所以,课业负担过重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是几种力量汇合起来的结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减负”不精准,会导致家长负担加重
· 基础教育"减负",有人想过高等教育的危机吗?
· 连云港赣榆区“三项清单”为学校减负
· 李志民:精准“减负”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
· 减负为什么会遭到家长的反对
· 正确“减负”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什么
· 各地减负新规频出台:学校越来越松 家长越来越“疯”
· 人民时评:“给学生减负”为何牵动人心
· 别带着误解看“减负”!听听5位专家怎么说
· “减负”需要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