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名师授课,所有中小学生都能听
北京作为首都,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大关。据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介绍,仅以小学而言,到2014年,预计北京市小学入学适龄儿童将由2011年的约13万人增加到18万人左右,小学在校生总量将由68万人左右增加到84万人左右,之后连续几年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优质教育资源肯定是不足的。”李奕说,“以前,我们通过名校教师到郊县学校轮岗支教、平均生源质量、禁止学生流动等方式来均衡教育资源。但是效果没有想象中明显,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那么,通过家长口中这家“不收费的网校”,就能有效均衡优质教学资源了吗?
“北京数字学校和网校完全不一样,这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介绍,“首先,这项服务并不收费,而且接触方式简单、多样,保证了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到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其次,数字学校的课程是对学校内容的补充,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并非针对应试的题库。”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课程已经制作完成近5000节,已经上线3000多节课,仅9月份访问量就达到70万次,每天点播时间累计超过25万分钟。随着教学进度的同步推进,从今年9月到年底,其他的课程也将陆续制作结束并且上线。
最终,北京市数字学校将提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21个学科9500节数字化课程。并将以每年20%的幅度递增,并对部分内容进行更新。
罗洁介绍,“从课程的开发到录制、审核、上线,都是全市几千名优秀教师、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心血。此次课程的开发过程,就有北京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000余人参与,课程质量可以保证。”
“我们不能保证资源、机会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是公平的。”罗洁说,“但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我们力保每一个孩子都有接触优质教学资源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