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我认识一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的男孩,叫扎西,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由于家庭经济问题在家待业。阿坝州实施了15年免费教育后,这个孩子顺利入读了中职学校。毕业后,他参加招聘考试,被阿坝县的一个乡政府录取。”
谈到在民族地区实行15年免费教育时,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给记者讲起了故事。
如今,在四川民族地区,像扎西这样因为15年免费教育得以重新走进校园、改变命运的学生还有很多,越来越多民族地区的家庭可以不花钱就让孩子从幼儿园读到高中。
实施两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在全国首创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行15年免费教育、实施“一村一幼”计划……近年来,四川省坚持“补短板”“兜网底”,全面改善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激发农牧民让孩子受教育的热情,促进民族地区全域脱贫。
努力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
“过去只有城里孩子才能上幼儿园,我们草原的孩子想都不敢想。”在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双语幼儿园,牧民德科说,“原来得背着孩子放牧、打工,孩子年龄到了直接上小学。”
红原是一个地处青藏高原的纯牧业县,过去牧民没有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习惯,放牧走到哪里孩子就背到哪里。如今,有了免费幼儿园,德科可以放心放牧、打工了,而且她发现,孩子越来越活泼,更喜欢和她交流,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
四川是我国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这些民族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其他地市的民族自治县。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这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一直是全省的‘瓶底’。”朱世宏说。
为了补齐这块“短板”,四川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勒紧腰带、挤出财力,全面构建15年免费教育体系,使民族地区群众的观念切实转变,从以前的“要我上学”变成如今的“我要上学”。
打开这份民生大单,记者看到,四川民族自治地区51个县(市)实施学前教育“一村一幼”计划,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家庭困难寄宿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营养午餐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免学费和教科书费,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中职学生全部免学费,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
这个免费的民生大单背后,是沉甸甸的政府责任。
以“一村一幼”计划为例,四川从2015年秋季起,在彝区13县(区)实施了“一村一幼”计划,省级财政按“每个幼教点配备2名辅导员、每名辅导员每月补助2000元劳务报酬”的标准给予定额补助。目前,彝区共开办村级幼教点3363个,招收幼儿1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较2015年提升20个百分点,基本解决了边远贫困地区入园难问题。今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由彝区13县(区)扩展到民族自治地区51个县(市),目前省级4.02亿元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阿坝州松潘县教育局局长高武介绍说,2013年以来,全县已建成免费中心幼儿园29个、村级幼教点46个,基本满足了全县143个村的儿童入园需求。其中仅聘用保育、勤杂人员一项,县级财政每年支出金额就达1185万元。
从四川全省整体层面,要实现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免除这些地区150多万名学生的学前和高中阶段费用,省级财政共投入5.4亿元。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四川教育的庄严承诺。“穷财政”办“富教育”,彰显的是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认知和民生的顾念,越来越多民族地区家庭受惠于一项项政策的落实。
乡村教师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藏族女孩西尕,距离自己“做一名教师”的愿望越来越近了。她说:“在藏族人中,教师是最受人尊重的人。”
西尕是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她毕业后,将回到老家阿坝县成为一名双语幼儿教师,而上大学期间的费用,地方政府将陆续返还给她。
西尕的顺利求学,得益于阿坝州与阿坝师范学院为缓解边远牧区专业教师不足问题而合作实施的“紧缺学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为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紧缺学科教师,阿坝州与阿坝师范学院达成了定向培养协议。2015年,阿坝师范学院通过高考为阿坝州定向培养紧缺专业学科教师49人。其中本科层次汉语言文学(藏汉双语方向)一类模式藏汉双语教师13名、学前教育(藏汉双语方向)教师20名;专科层次学前教育(藏汉双语方向)教师16名。学费采取“先交后退”的方式,在实现让学生免费就读师范专业的同时,提高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负责人严木初在调研中发现,四川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中,一些学科教师极度缺乏,“比如藏文物理、藏文地理,许多专业术语需要专业的教师、专业的表达”。
为此,从2015年起,阿坝师范学院开始探索“双语1+N”培养模式,即学生以藏语学习为基础,再选择2到3门专业学科作为必修科目,以解决双语教育教师总体数量不足、专业程度不高的问题。
“实施免费教育后,师资遇到了难题。”今年4月,四川省人大副主任、阿坝州州委书记刘作明在调研时发现,因为实施15年免费教育,适龄儿童入学人数呈“井喷式”增长,造成教师紧缺,他当即要求“匀”出200个编制优先给学校,实施各种教师专项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此外,阿坝州更是采取了加大外引和内培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等多种措施。
“刘作明书记上任后,2012年召开的第一个调研会议是州、县教育局长会议,倾听和解决民族教育的发展难题。”阿坝州教育局局长谭可说。2013年,阿坝州率先在四川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行15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条例》的形式颁布实施。
得益于精准的政策和政府的重视,越来越多像西尕这样的民族地区孩子投身教育、成为教师。这些学生毕业后又反哺民族地区的教育,一项政策获得了两方面效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016年,四川全省招收省级免费师范生3000名,招聘“特岗计划”教师3548人,签约免费师范毕业生1269人。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师2780人、中职学校校长教师1570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4万余人。实施“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计划在2016年至2026年10年间,每年保证有1000名教师支援藏区教育发展。
“我们乡村教师待遇好了,生活有奔头,工作有劲头!”说起教师待遇提高,马尔康市梭磨小学体育教师呷西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呷西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到学校工作已有4年,算上基本工资、绩效、乡村教师补贴、高原地区补贴,每个月能拿到近5000元。
乡村教师如何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在四川民族地区得到了清晰的回答。
免费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来自红原牧区的塔尔甲,现在是汶川县水磨中学“异地双语班”高二学生。与汉族教师、同学交流的增多,让他的汉语水平飞速提升。
在四川民族地区,由于语言环境不同,学生在汉语普通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学不懂”“欠账多”等问题,影响了入学积极性。
因此,在四川藏族、彝族聚居区,民族语文教学得到了大力支持和推广。
新的问题又凸显出来:单一的民族语文教学、缺少汉语交流,造成民族地区学生汉语言水平较低。
为了让更多农牧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破解“语言关”难题,阿坝州在实施15年免费教育的同时,开始打破县域间的边界,探索“双语异地办学”模式。目前,在水磨中学800余名学生中,像塔尔甲一样的牧区学生占到了一半以上。
在四川民族地区,民族语文教学、“异地育人”等系列举措,让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学生走进学堂、走出大山。
尽管学生都放假离校了,但阿坝州汶川中学校长龙绍明一点也不轻松。去年,汶川县投入3800余万元,逐步对全县中小学信息化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暑假期间,汶川中学要完成所有的线路铺设和设备更换。
汶川地震后,因为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办学条件,汶川县被确立为全州的“区域教育中心和高地”,接收了大批农牧区学生就读。在汶川中学高中部2500余名学生中,外县学生占近80%。按照汶川县的政策,凡在汶川就读的异地学生,与本地学生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
“不仅要免费,还要追求高质量。”龙绍明说,近年来,汶川中学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最近,更是建起了“网络教学部”,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学校管理的信息化,与成都七中等名校实现了同步备课、同步考试、同步教研。用好信息化,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帮助越来越多的教师成长为教学名师,越来越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成才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累计投入400亿元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藏区教育发展振兴计划”“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等,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000余所,补充各级专任教师1.35万人,在1049所学校推行双语教学,为16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通远程教育。
“15年免费教育使得民族地区的孩子入学积极性空前高涨。”朱世宏说,现在藏区牧区县最有人气的地方是学校,最漂亮的地方是学校,最具青春活力的地方也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