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时评:学术休假何日“休”成正果
2012-05-14 中国科学报 陈彬

  近几年来,学术休假制度一直是国内众多高校议论的焦点,但一直未能实施开来。今年4月底,吉林大学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引发舆论关注。学术休假制度能否真正在高校推行开来?目前该制度存在怎样的障碍?近日,围绕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今年的五一节,对于吉林大学的老师们来说,有点不太一样。

  众所周知,五一意味着放假休息,但时间只有三天。但或许一段时间之后,吉林大学的一些老师可能会获得一个比五一假长得多的假期。

  就在五一的前两天,吉林大学正式启动《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明确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谁是“先行者”

  对于学术休假(SabbaticalLeave)一词,很多人并不感到陌生。

  学术休假由哈佛大学首创。简而言之,该制度要求高校和科研单位每隔一定年限,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允许研究者外出休整一年或稍短的时间。

  100多年间,学术休假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高度制度化。此次吉林大学引入学术休假制度,显然也是想以此进一步提升教授们的科研热情和动力。这一事件一时间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似乎吉大开创了国内科研制度的另一“先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曾试图就此事联系吉林大学相关部门进行采访,但遭到校方的婉拒。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一制度目前只是刚刚建立了一个大体的框架,一些细节问题还没有弄清,不便接受采访。”该制度见诸媒体的内容也不过是“享受学术休假的教师在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中产生,学校每年遴选20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休假期一年。在学术休假期内,不参与学校学术评价。”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内容。

  这样看来,学术休假制度目前在吉林大学尚处于“草创阶段”,距离具体实施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稍加回顾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这一问题上曾处于“草创阶段”的高校远不止吉林大学一家。

  早在1996年,教育部就设立“春晖计划”,即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的“柔性引进”。2000年底又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

  相关部门统计,该制度实施10年后,共资助140多个留学人员团体,12000人次短期回国工作。

  第一批被列入“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试点的高校,也可以算是国内学术休假制度的先行者。也许是尝到了甜头,尽管相关部门没有提出具体措施,清华大学在2004年提出学术休假制度。之后,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很多国内高校也先后提出过类似的设想。

  在实施学术休假的道路上,之前的这些院校可以算是吉林大学的“前辈”了。那么时至今日,这些“前辈”的实施效果又如何呢?

  无人享受的福利

  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学术休假制度是在2004年前后。8年后的今天,当记者就此向该校物理系原系主任郑志刚询问时,他表示从没听说过学校曾实施过类似的制度。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臧玉峰之前曾在北师大工作多年,但他同样对此一无所知。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武汉大学,据该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程功臻介绍,武大曾在多年之前就提出过实施学术休假制度。但直到今天,他也没有听说过哪位同事曾经享受过这一待遇。

  一项2009年的统计数字曾显示:如果以2004年,部分高校高调宣布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算起,在5年的时间里,国内真正享受过学术休假的人数为零。

  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的尴尬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在一项制度在国外已经流行百年,并且已经制度化的时候,国内学者却没有一个人享受。如此的落差,难道是因为国内学者对此并不感兴趣?

  事实上,持类似观点的学者并非没有。比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臧玉峰就直言,在目前国内并不算成熟的科研气氛下,他看不出实行学术休假的必要性。“如果有合作项目,即使没有休假制度,我也会出去。如果想利用休假制度多休息一段时间,寒暑假就够用了。”

  但这样的观点还属少数,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还是很有“市场”的。“其实实行学术休假是正常的,不实行反而不正常。”在郑志刚看来,对于学术休假该不该休的争论不是很有必要,因为这应该算是科研人员的一项“基本权利”。“研究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后,必然会有一定的倦怠期,此时进行相关的休整是很正常的,这并不需要争论。”他说。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李真真也很推崇学术休假。“目前的状态是,一些科研机构都在紧紧跟随社会热点或者国际热点,导致研究人员只能考虑很实际的问题,跟着热点走下去,没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这样下去,学科积淀会越来越薄。而研究人员有时需要的仅仅是跳出惯有的思维、方法和路径。”李真真说。

  既然如此受欢迎,学术休假为何在国内无法实行?

  制度缺失

  对于吉林大学此次改革的前景,程功臻直言并不看好。“就像之前的那些高校一样,面对一些具体问题,缺乏配套制度。”

  程功臻说:“一些老师需要给学生上课,如果休假一年,课程怎么办?一些做科研的,如果中途停一年,后面的科研工作怎么办?另外,一般教师的工资构成是基本工资加津贴,如果一年不工作,他的津贴又该如何计算?这些问题至少我现在依然看不到答案。”

  他表示,类似的问题在国外高校并不存在,因为在国外,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安排相对灵活,学校赋予了教师很高的自由度。“如果打算上半年休息,我可以把课程全部跳到下半年,但国内高校的课程安排却不是老师能控制的。”

  据了解,国外高校一般采用模块教学,即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一个模块通常是一个总量为4~8学期周学时的教学单元。而国内高校教师除了科研,教学任务也比较重,特别是一旦承担了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就是一个很长的教学过程,很难真正脱身一段时间进行调整。

  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试行教师带薪学术休假制。在接受校内媒体采访时,该校的多位教授对该制度大加赞赏,但同时他们也异口同声地表示,自己短时间内并不打算申请学术休假,给出的原因也出奇的一致——不想因此影响教学。“由于每学期的所授课程都比较多,并且大多是两个学期连着的,进行学术休假可能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影响,同时也可能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所以目前还没有享受学术休假的打算。”该校教师田志宏这样说。

  至于工资方面,也曾有人表示,学术休假的前提是真正实行“年薪制”。但目前国内各大学的基本情况是,老师们的基本工资很低,靠积累“工分”获取收入。“工分多就收入多,工分少就收入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休假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说以上这些原因还算是“显性”的话,另一些“隐性”原因则同样困扰着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的推广。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科研人员分析,现在已经有一定工作年限、能出成果的研究人员大多忙于跑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潜规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课题。“就那么个小圈子,融入进去十分不易。如果你离开了,不要说一年,有可能几次缺席重要场合,都有可能被踢出一个项目的‘申请游戏’。”

  另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曾在其博客上专门发文提醒校方,一定要处理好导师学术休假和让研究生“放羊”之间的关系,而对那些“放羊”过度的导师,也应该有切实的整治措施。

  对此,李真真表示,造成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国内的学术研究环境还不够成熟,一个研究课题可能会因为一个重要研究者的离开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反观美国,很多研究机构有着很好的研究团队,彼此研究水平相当,团队中某一个人的离去对研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