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大学老师已经享有了寒暑假,还有没有必要再给他一年的自由时间,供其调整状态,充电学习?
面对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没有必要”,否则,教授们就有些太“清闲”了。然而,当这一年的自由时间被冠以“学术休假”之名后,问题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
不久前,媒体曝出,北京语言大学拟自今年起实行学术休假制度,该校的16名教授将享受为期一年的自由时光。此消息一出,立即有舆论质疑这是一场特殊的“学术福利”。
对过去几年的国内高教新闻稍加留意的话,不难发现近些年国内对于学术休假的是是非非已经争论多时,至于其究竟是一种“福利”,还是教师应得的“权利”,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见解。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舶来的“休假制度”呢?
“脑残”的质疑
事实上,对于公众对学术休假属于“学术福利”的质疑,很多高等教育界的人士并不以为然。
比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戚德祥曾表示,在发达国家的大学,学术休假是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制度给教师一段“休假”时间,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感,又可自由支配这段时间作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就利用学术休假时间来我国内地高校做访问学者,共同开展研究。
“学术休假不是简单的休息、疗养。”戚德祥说,学校希望老师们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身出来,整理下自己5年、10年的学术积累,集中一学期乃至一年的时间去思考、写作,或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如果说戚德祥的解释可以算作是面对质疑时的“自我辩解”的话,那么在国内某个以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的网络论坛上,很多人对于所谓“质疑”的态度,也可以反映业界对于这一制度的欢迎程度——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对这一制度表示赞赏和欢迎,有网友甚至直言,那些对学术休假的质疑简直有些“脑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业界大受褒扬的学术休假制度,在社会公众层面却遭到了广泛质疑,这种反差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原理上说,学术休假当然是符合教师成长规律、有利于教师学术积累的好方式,但公众的质疑也有一定的道理——有好的办法,就一定有好的结果吗?”采访中,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林中祥问道。
如果细究公众质疑内容,不难发现人们的聚焦点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现行的考评方式下,学术休假是否会成为少数“实权派”的“专利”;二是冠以“休假”之名,学术休假是否真的会演变成为“简单的休息、疗养”。而事实上,类似质疑在多年前已经出现。2012年,吉林大学公开试点学术休假时,有舆论担心这是另一种“腐败”,而此前,某高校人事处曾组织一场为期7天的“学术休假”,路线为对某著名的长寿村及其他景点的“考察”……
“面对目前国内高教界严重的行政化倾向,教授素质的参差不齐,谁能保证公众的担心不会变成现实?我们当然希望学术休假制度能在国内顺利铺开,但现阶段,我很担心这种制度最终会演变为少数人的‘专属福利’,”林中祥说,“别忘了,我们有大量的教授开办自己的公司和企业。一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好好打理一下自己的‘业务’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