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忙!累!”尽管在很多人眼里,高校老师是一个既体面又自在的职业,但31岁的名校博士、西南某高校人文学院教师陈林还是毫不犹豫地用这三个字概括了自己的工作。
制图:朱江
繁多的教学任务、沉重的科研压力、再加上些年轻教师或多或少需要承担的行政工作,刚刚走上讲台三年的陈林坦言“职业倦怠感有了,学术研究水平却提高有限”,他最怀念的还是在读博士期间用四年时间潜心向学,反复打磨、锤炼一篇论文的时光。
近日,距他千里之外的吉林大学,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提上日程。吉林大学宣布,每年遴选20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休假期一年;在学术休假期内,不参与学校学术评价。学术休假“试水”,似乎让陈林的向往更贴近现实了一些。有人认为,这能帮助抑制学术研究一味求多求快的浮躁,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从国外舶来的学术休假制度能否在国内顺利实施?实施细则是否科学?制度保障是否健全?实施效果又如何?能否刹住学术“快”车?一连串的问题引来公众热议。
权利不能变“福利”
“太好了!大学老师太需要沉淀思想、放缓步伐的学术时间了。”听到吉林大学探索学术休假制度的消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贵贤很兴奋,他觉得这事在知识折旧加快的今天很有必要,“学生思想越来越多样,视野越来越开阔,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不及时充电、提升,站在讲台上都没有底气。”
“少了沉下去的心境”是陈林对自己工作状态的真实描述。“两个学期要带四个大班,备课占掉相当多的时间,我还兼任班主任,学生的琐事也不少,看书学习的时间反而少了。”2005年发布的一份“中国工作懈怠指数调查报告”则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大学教师的倦怠程度高居第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