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学术休假”被质疑搞“学术福利” 北语予以否认
北京语言大学试行学术休假制度的新闻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针对“这是否算高校教师特殊福利”的质疑,该校副校长戚德祥表示,学术休假不是简单的放假,希望教师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学术休假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有许多人提出:高校老师已有寒暑假,为何还要学术休假,这是不是教师的“特殊福利”?
戚德祥25日对记者说,2013年底,学校试行学术休假制度,第一批学术休假的老师共有16人。相较于某些高校对申请人职称的严格限定,北语采取普惠性的政策,面向所有连续任职5年以上且考评合格的一线教师,开放学术休假申请。学校要求,老师在休假期间要与所在的院系联系,还要在休假后提交报告。学校不对休假内容进行考核,因为那样做与学校的初衷相悖。学校希望通过学术休假,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成长环境。
据介绍,北语在保证正常教学前提下安排学术休假,每学年安排不超过8%的在岗教师休假,即40人左右。
戚德祥表示,在发达国家的大学,学术休假是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制度给教师一段“休假”时间,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感,又可自由支配这段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就利用学术休假时间来我国内地高校做访问学者,共同开展研究。
“学术休假不是简单的休息、疗养。”戚德祥说,学校希望老师们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身出来,整理下自己5年、10年的学术积累,集中一学期乃至一年的时间去思考、写作,或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为支持教师学术休假,北语每年投入200多万元,为每个学术休假教师在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的基础上,再提供每月1500元的补贴。(记者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