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羞涩的教育财政面对信息化所要求的高投入,望而却步。教育信息化的严重滞后,一度成为安徽省的切肤之痛。但面对困难,安徽人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皖山徽水,人杰地灵。”两千多年前,老子、庄子创“道家学说”,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一大支柱。作为区域文化,徽州文化起始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在全国引领风骚800年。清初,桐城人方苞、刘大魁、姚鼐创“桐城文派”,影响深远达200多年——这就是那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徽。
徽商起源于东晋,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作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乃至外邦。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堪称一流,曾雄踞明朝、清朝商界长达300年——这就是那个曾经拥有众多商界精英的安徽。
而今的安徽却有着不无无奈的现实。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省、资源省的定位,使安徽很长时间内承担着为东部省份提供资源的重任;长江、淮河穿省而过,使得安徽饱受旱涝之灾;全省6400万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在农村。“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安徽人自古就有爱读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中部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安徽省必须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强省必须要强教育,到了21世纪,安徽省如何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推动全省教育跨越式发展?
突破资金瓶颈 教育信息化迈上新台阶
安徽是个教育大省,但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每年教育财政支出中,高校采购1亿元左右,留给普通教育的不足1000万元。除了2.3万余所农村中小学外,县城以上中小学就达3850所。如果为每个城市学校建立一个电子教室投资20万元计算,至少需要8个亿。囊中羞涩的教育财政面对信息化所要求的高投入,望而却步。教育信息化的严重滞后,一度成为安徽省的切肤之痛。但面对困难,安徽人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告诉记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资金无疑是个瓶颈。为了突破瓶颈,教育厅适时引入了市场机制。” 至2004年底,“校校通”工程,已圆满完成了三批项目建设任务,吸引企业投资达5.6亿元,装备计算机12.7万台。
自2003年始,安徽省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5年投入7亿元资金。省里统一招标,联想、方正、同方、浪潮和海尔等知名企业纷纷参与,保证了价格低廉、服务到位。目前,在肥西、灵璧等15个试点县,已经建成了1,42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和2,600所卫星教学收视点以及517所计算机教室。仅2004-2005年度,在肥东等32个县,建设2,614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和3,886所卫星教学收视点以及970所计算机教室,目前即将完成。
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解平向记者介绍道:“安徽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通万兆校园网的高校之一,也是政企合作的成功范例。当时,安徽省教育厅和华为3Com公司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华为3Com公司根据安大原有网络情况,为学校设计了一套‘高性能、可运营、可管理’的专用解决方案,并免费提供了总价值达500万元的设备。”安徽大学万兆校园网的建成,把安徽省的教育行业信息化水平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育资源共享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增长
安徽省近年来高校数量急遽上升到91所,与此同时,校舍、师资、图书和经费教育资源全面紧缺。为了科教兴皖,建设安徽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ALISA),已经迫在眉睫。单纯增加对各高校投资,让其自行购置、封闭建设,不仅重复购置造成浪费,而且也不能满足需求。解平处长介绍道:“当时,省教育厅提出,要改革各高校分散发展、低水平重复的文献建设和服务模式,实行整体建设、互补共享的新机制。”
通过政府采购,大大减少了购置费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省教育系统的文献信息需求。2003年,又先后开通了“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万方科技期刊系统”。共享电子图书达28万册、3000种电子核心期刊和近8000种外文文献。在省内的教育科研网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免费对其检索、阅读或下载,实现了公共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现在,科技文章每月下载4万篇以上,文献每年下载 180万篇。解平处长很自豪,“我们安徽省的文献保障体系的数字化建设,以最小的投入达到资源服务面的最大化,迅速突破了新建高校和升格高校的文献保障的瓶颈,从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网络固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让人们产生了依赖,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随着安徽省教育科研网的迅速发展,省内大专院校已实现互连互通。整个网络结构复杂,计算机数量繁多。由于网络用户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安全意识薄弱,防范措施匮乏,使得网络安全捉襟见肘,往往顾此失彼。
解平处长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省教育科研网络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教育厅决定政府采购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建立起多层次防毒杀毒中心。科技处梁祥君博士喜形于色,“这就相当于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防毒墙,保障了我们整个教育科研网的安全。通过招标后,实际费用比预算减少了将近一半,整个系统可支持5万客户端。成本之低,服务客户之众,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有位教育厅官员曾对各地的教育局长们说:“有了电子教室、有了电脑,宁可用坏,不能放坏!”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明阳深有感触,“在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在建设,而是要使用。”在他的郑重推荐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合肥市的蜀山区,采访了教育局局长陈继志等,收获颇丰。 现在,提起教育部发布的“校校通”工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居然在“校校通”还未提出时,就实现了事实上的“校校通”——这就是位于合肥市的蜀山区教育局。早在1998年,在前任局长朱志明倡导下,该区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占领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的口号,并为全区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了一台联想品牌计算机。2000年6月8日,在信息产业部第38研究所和电信部门的支持下,他们采用DDN专线,将教育城域网覆盖到全区每一所学校——这一天比教育部“校校通”口号的发布整整提前了5个月。“蜀山教育”因此一举成名天下知,当时前来取经的全国各地教育同行几乎踏破了门槛。尽管陈继志局长不以为然,但也似乎沉浸到往事的回忆中,“说起来,我们蜀山区教育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波折。”
蜀山区基础教育的综合实力原本在合肥市位居前列,但1985年区划调整,原有的优质学校被划走,剩下的学校水平良莠不齐。人们戏称为“西瓜皮”。但蜀山人没有气馁,终于在全国“校校通”工程建设中博得头筹。2002年3月,历史再次重演,合肥市再一次进行区划调整,蜀山区又被划走了区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半数学校,同时划入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和企业学校。面临困境,蜀山教育人再次用行动演绎了一曲辉煌的盛歌。
且看其“英雄榜”:2003年,蜀山区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省仅两家);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校本教研实验基地”和“全省新课程改革教材软件开发基地”; 2005年,中考人均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均名列全市前茅。全区中小学有国家、省、市级教科研课题126项,其中50中、西园小学、琥珀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国家级课题均通过教育部专家验收,获得优秀等级。全区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教学观摩示范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学科竞赛活动获奖259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5人,国家级一等奖15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蜀山区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来源于全体蜀山人的团结创新、艰苦奋斗。
采访中,陈继志局长带着记者分别走访了第50中学和安居苑小学、西园小学。他们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区前列,个个优秀,所所出色。琳琅满目的荣誉证书,让人眼花缭乱;学生们的信息功夫,同样十分了得。安居苑小学,则让记者久久难忘,因为她建校才仅仅五年。尽管非常年轻,但从一开始,她就选择了站在信息化的制高点上起跑……
来源:中国信息化杂志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