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复旦投毒案嫌犯父亲:原以为知识能改变命运
2015-01-08    光明网-新闻晨报

字体大小:

  今天上午10点,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五法庭,林森浩投毒案将做出二审判决。宣判前夕,林森浩的父亲及黄洋的父母相继来到上海,心情各异。昨天,林森浩的代理律师前往看守所,会见忐忑之中的林森浩。

  林森浩投毒案

  判决情况概览

  [一审情况]

  宣判日:2014年2月18日

  宣判结果:被告人林森浩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词(部分):林森浩为泄愤采用投放毒物的方法故意杀人,致黄洋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林森浩系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又曾参与用二甲基亚硝胺进行有关的动物实验和研究,明知二甲基亚硝胺系剧毒物品,仍故意将明显超过致死量的该毒物投入饮水机中,致使黄洋饮用后中毒。而在黄洋就医期间,林森浩又故意隐瞒黄洋的病因,最终导致黄洋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而死亡。上述事实,足以证明林森浩主观上具有希望黄洋死亡结果发生的故意。林森浩关于其系出于作弄黄洋的动机,没有杀害黄洋故意的辩解,及辩护人关于林森浩属间接故意杀人的辩护意见,与查明的事实不符,均不予采纳。

  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其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罪行,尚不足以从轻处罚。辩护人建议对林森浩从轻处罚的意见,亦不予采纳。故判决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审情况]

  宣判日:2015年1月8日

  宣判结果:

  宣判词:

  黄洋父亲:希望告慰儿子在天之灵

  昨天上午,记者跟黄洋的父亲通话时,他正在赶往机场准备来沪的路上。

  照例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赶到浦东机场,照例是黄洋生前那几个同学在迎接他们。黄洋母亲想挤出一丝笑容,不让气氛太压抑,可是泪水却忍不住夺眶而出。又晕机又晕车,黄母一路上情绪非常低落,在上海市高院附近草草吃了几口晚饭后,就在附近一个小区旅馆里安歇下来。

  黄洋的父亲穿着一件黑色的小袄,站在小区的门口跟记者说话。这时,黄家代理人叶萍律师打来电话,他们约了一下明天早晨到高院的时间,以及出庭的人数。黄洋父亲说,黄洋的大姨这次没有来,明天上午就他们老两口到庭。黄父告诉叶萍,明天宣判之后,他们估计还不会很快离开上海,因为除了某电视台一档谈话节目外,还有一些后续问题需要准备。

  对于明天的二审判决,黄父也显得有点焦急。“希望能够维持原判,这样一来,就能够给黄洋的在天之灵一丝安慰。”

  如果维持原判,是否考虑在判决书下达后跟林森浩的父亲见一面?黄父摇摇头说,林森浩在二审庭上的表现太令人失望,现在已经没有再交流的基础。而且“黄洋妈妈一看到林家的人,就想起黄洋,心里就受不了,所以还是不见较好。”

  如果真的出现改判的情况呢?黄父说,他们也想过这件事。“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会理性面对。如果改判,后面的路会相当艰难。”黄父再次强调,对于林森浩的父亲以及其他亲属,他保持理解的态度。冤有头债有主,他的仇恨只针对林森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复旦投毒案林父申请撤销死刑
· 复旦投毒案起波澜 林森浩亲笔信曝光"承认投毒"
· 最高法复核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判决
· 上海高院:复旦投毒案终审维持死刑判决
· 复旦投毒案二审宣判 受害人父亲望维持死刑判决
· 复旦投毒案将于8日宣判 林森浩投毒动机成焦点
· 法庭内外,两个父亲:复旦投毒案二审开庭侧记
· 聚焦“复旦投毒案”二审三大辩论焦点
· 复旦投毒案二审:庭审近14小时 林森浩能免死吗
· 复旦投毒案被告方变供 称受害者并非死于中毒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