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论情境可能使教育评论主体改变以往所持有的价值标准。
教育评论主体以往的价值标准,是教育评论主体接受教育规范意识和自身教育评论实践的结晶,是随着教育评论主体实践经验积累而不断变化的。教育评论情境是教育评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教育评论情境具有改变教育评论主体价值标准的可能性。比如,1996年笔者读到常宗虎博士《教育发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吗》(常宗虎《教育发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吗》《探索与争鸣》1995.12)一文时,认为文章提出的“教育普及绝非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前提”,“教育发展必须以经济的支持能力和需求强度为先决条件”诸观点,与我以前坚信的“教育发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相悖。我准备写一篇评论文章《评教育发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吗:与常宗虎博士商榷》,可在我反复研读此文,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后觉得常宗虎博士的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起码在教育理论界应站在唯实求实的立场上,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新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尤其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与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关系,得出比较客观冷静的结论,以供我国的决策部门和决策者选用,减少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迂回,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于是,我写了《简评教育发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吗:与常宗虎博士共鸣》(刘尧《简评教育发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吗:与常宗虎博士共鸣》《教育与经济》1996.4)一文,支持常宗虎博士的观点。
●教育评论情境为教育价值客体设置了与之融为一体的背景,使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价值客体的评论难以摆脱这一背景的干扰。
这是因为,人们对教育价值客体的认识总是对置于一定背景中的教育价值客体的整体性认识。因此,当教育价值客体置于其中的背景发生变化时,便会影响到教育评论主体对客体本身的感知和判断,影响到主体对客体的评论。例如:在贫困的大山之中,在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面耸立着一所现代化的希望小学,人们会为这希望之光而感慨万千,但若让它安置于都市的背景中,人们也许根本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特定的教育评论情境确定了教育评论主体与教育评论客体之间的时空关系,从而确定了教育评论客体与教育评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并由此而影响了教育评论。
当教育评论客体是人时,这种情形表现的格外明显。因为在人们之间的交流中,非语言形式的作用甚至比语言作用更为重要,非语言形式包括辅助语言、姿态语言、眼色语言、空间距离语言等。言语中非词汇、非句法的变化会使语言的含义发生变化,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变音、转调等等都可以传达信息。同样几个字,由于说出者辅助性语言及相伴随的眼神,动作等等非语言手段的不同,其含义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在教育评论主体与客体具有这种直接交流的时空条件时,与不具有这种直接交流的时空条件时所传达的信息是有差异的,对教育评论主体情感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极有可能引起不同的评论。与此类似的是当教育评论客体是某种事件、某种行为时,由于教育评论主体与教育评论客体时间距离的不同,也会使教育评论出现不同的倾向。教育评论主体与教育评论客体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会使教育评论主体的情感强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的观念变了,变的或许仅仅是由情境不同导致的情感体验。在直接交流或时间距离近的情境中的评论,易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直接交流或时间距离远的情境中,理性的作用会大大加强。这种变化常常仅仅是由情境的不同所导致的。
●教育评论情境限定了教育评论的程度,限定了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评论客体及相关信息的获取范围、时间,同时限定了教育评论的比较范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了对于人活动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即有限理性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它受到人所处于其中的情境限制,受到人的生理、心理及所接受的文化等等的限制。按照西蒙有限理性的理论,可以说合理的评论仅仅是符合评论目的、符合评论情境的评论。教育评论的价值判断的作出依赖于教育评论主体所掌握的关于教育评论客体本身的信息、关于与教育评论客体相关的与之形成对比的其它客体的信息等等。这些信息的获取在每一具体评论中,都不仅受到教育评论主体心理背景系统的限制,同时受到评论情境——评论的时限、域限、目的任务等等种种的限制,教育评论主体无论在个人能力上、精力上、财力上都不可能无限制地收集教育评论信息。现实的教育评论或具有有限合理性的教育评论都只是或只能是有限的(有限合理的)评论。教育评论主体所收集到的信息只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信息。对这一点的确认,不仅有可能使我们不去做我们永远做不到的事情,而且有可能使我们对任何一种教育评论的价值判断都更恰如其分,而不是将其奉若神明。
参考文献
[1]刘尧《教育评论的展开与教育文化的构建》《教育评论》1999.1
[2]刘尧《论教育评论主体:教育评论家》《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
[3]刘尧《教育评论标准论》《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2
[4]冯平《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5]刘尧《论教育评论的论证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