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作者来稿
[来稿]语文教学-表演进入课堂 提高学生素养
2011-07-05  中国教育网  占新海

字体大小:

  课堂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低年级段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托尔斯泰说过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经过,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课堂表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案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早操》

  学校张老师在讲读完文本后,要针对"--来--去"这类句式进行重点训练: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小鸟飞来飞去、露珠滚来滚去、我跑来跑去地做操,现在还有谁能表演其他的动物是怎样做操的呢?

  生纷纷举手,生1自告奋勇上台表演青蛙是怎样做操的。

  生2:老师,他蹦过来蹦过去,像是小青蛙在做操一样。老师给予了表扬,并奖小红花一朵。随即板书:蹦来蹦去

  生3迫不及待地上台表演小蜗牛做操。

  生4:老师,他表演错了,他也学成小青蛙蹦了,蜗牛应该是爬。

  师:是吗?那你来帮帮他吧。

  生4 上台表演小蜗牛做操。

  师:同学们,他表演的对吗?

  生用鼓掌的方式对生4的表演表示赞同。

  师:对!说明他观察的很仔细,是一个用心的孩子,奖你一朵小红花。师板书:爬来爬去

  师:还有同学愿意表演吗?

  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我!

  师:大家现在找个动物学一学,表演给你小组的同学看看,并用"--来--去"的句式照样子写出来。……小组汇报后,老师在黑板上留下了一串:游来游去、飘来飘去、跳来跳去等句式。

  【反思】

  一、表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让学生在兴趣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驱使他们进行深入地学习、求知。表演这种新鲜而又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表演欲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表演的同学声情并茂,一些平时坐不住的学生,都被吸引住了,尤其对表演准确的同学给予鼓励,激发了他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动力就会充分发挥起来,如此一来,对"--来--去"的句式训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表演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活动方式和特点,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用词的准确性呢?空洞乏力的讲解和简单的记忆都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法达到对重点句式训练的目的。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让学生即兴进行表演,让学生互相评价,通过在表演中纠正,让学生明白观察重要性,也明白了怎样准确的用词,这过程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好起到了积累词句帮助记忆的目的,加深了对文本和重点句式的融会贯通,同时为今后说话、写作打下了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不妨让表演为课堂教学助助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把火,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作者:安徽省怀宁县江镇中心学校 占新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语文教学谨防陷入“文海战”
· “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症结在哪里?
· [来稿]语文教学-追问,击起课堂千层浪
·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屡遭诟病 专家支招如何解
· “拯救”语文教学 刻不容缓
· 初探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育
· 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一缕幽香
· 语文教育非语文化 如何让教材更符合教育规律?
· 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三种方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