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低年级段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托尔斯泰说过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经过,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课堂表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案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早操》
学校张老师在讲读完文本后,要针对"--来--去"这类句式进行重点训练: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小鸟飞来飞去、露珠滚来滚去、我跑来跑去地做操,现在还有谁能表演其他的动物是怎样做操的呢?
生纷纷举手,生1自告奋勇上台表演青蛙是怎样做操的。
生2:老师,他蹦过来蹦过去,像是小青蛙在做操一样。老师给予了表扬,并奖小红花一朵。随即板书:蹦来蹦去
生3迫不及待地上台表演小蜗牛做操。
生4:老师,他表演错了,他也学成小青蛙蹦了,蜗牛应该是爬。
师:是吗?那你来帮帮他吧。
生4 上台表演小蜗牛做操。
师:同学们,他表演的对吗?
生用鼓掌的方式对生4的表演表示赞同。
师:对!说明他观察的很仔细,是一个用心的孩子,奖你一朵小红花。师板书:爬来爬去
师:还有同学愿意表演吗?
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我!
师:大家现在找个动物学一学,表演给你小组的同学看看,并用"--来--去"的句式照样子写出来。……小组汇报后,老师在黑板上留下了一串:游来游去、飘来飘去、跳来跳去等句式。
【反思】
一、表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让学生在兴趣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驱使他们进行深入地学习、求知。表演这种新鲜而又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表演欲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表演的同学声情并茂,一些平时坐不住的学生,都被吸引住了,尤其对表演准确的同学给予鼓励,激发了他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动力就会充分发挥起来,如此一来,对"--来--去"的句式训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表演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活动方式和特点,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用词的准确性呢?空洞乏力的讲解和简单的记忆都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法达到对重点句式训练的目的。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让学生即兴进行表演,让学生互相评价,通过在表演中纠正,让学生明白观察重要性,也明白了怎样准确的用词,这过程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好起到了积累词句帮助记忆的目的,加深了对文本和重点句式的融会贯通,同时为今后说话、写作打下了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不妨让表演为课堂教学助助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把火,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作者:安徽省怀宁县江镇中心学校 占新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