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英语及数学相比,小学生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较过去已大为减少;语文课被其他课程挤占的现象屡见不鲜……今天,母语教学已沦为越来越尴尬的境地,甚至有人疾呼“拯救语文”。
其实,有识之士对语文教学早就忧心忡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崔峦分析说,语文新课改半年以来,语文教改的观念在进步,教学方法在改进,但是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课改后师生负担没有减轻,课堂教学效益仍然不高,“分数不低能力不强”的状况依然存在。
针对有人提出的语文到了该“拯救”的时候了的说法,崔峦认为,“拯救语文”的说法可能偏颇,但语文教学确实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目前,全社会对母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据悉,北京一些名校的小升初考试一般都不考语文,尤其是上海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也绕开了语文。而在课时上,语文课比此前课时最多时减少了一半。“与20年前相比,全国语文教学整体提高不快。”崔峦说,而英语、数学等学科则大大强化了。更令专家们忧心的是,有些学校将语文学习分解得支离破碎,语文学习仅仅满足于应付考试,孩子们学习母语没有享受到语文沁润的快乐。
崔峦认为,语文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工具,是学习各门知识、从事各项技能的基础。“语文不好,英语好不到哪里去。”这位专家希望每个孩子都学好母语,具体要求是落实“五个一”:
即写一手好字;练一副好口才;读写一篇好文章;养成一种好习惯;有一颗博爱的心。要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合理结合,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语言文字本身的优美和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全国26万小学生比拼语文“听说读写”
不过4月7日,巨人学校承办第二届“巨人杯”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北京赛区组织奖颁奖大会凸显的热情让语文界的专家学者感到了语文教学的前景——全国26万中小学生参加的第二届听说读写大赛激起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是语文学科迄今最大的全国赛事。
据了解,第二届“巨人杯”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自2009年10月28日启动,至2010年1月28日结束,历时3个月,全国千所中小学校的26万学生踊跃报名参加,规模、热情和效果都是盛况空前。复赛中,一个小女孩做完题后,蹦蹦跳跳地跑出来说:“最后一题的‘子字歌’很好玩,读起来很押韵。”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杜嘉宁在作文中以北极熊自述,积极宣传了低碳节能新生活。决赛中的“故事接力”给出一幅画,无任何准备,让20多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小选手开始一段想象的故事,故事要符合情境,还要具逻辑性。现场专家如此评价:“这样的比赛满足了小学生好奇、爱幻想的特点,而且他们想象的故事才是最纯粹的,才体现出语文的真谛。”
一些老师聚在一起畅谈,肯定大赛引领语文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观察、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希望将这种作用向全国辐射。
(陈连玉、冯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