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要有断腕的决心
文/李军会
提及教育减负,身为教师的我,不觉心中一沉。大家都在扯天扯地高喊,喊破了嗓子,却是夕阳依旧。是的,做到理想的减负,谈何容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称:“现在最不乐见的情况就是学校减负、校外增负。但是这有赖于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配合,包括对中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否则,减负令的实施难以深入和持续”。由此可见,真是减负困难重重。如果不积极减负,想必更是雪上加霜。
教育减负,绝对不能取消评价机制,但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要营造良好的减负社会文化氛围,倡导全民以发展综合素质来善待教育。而不是单纯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负并非是表象的让学生不学无术而尽情地玩,也不是不闻不问,撒手不管,而是注重教学方式,积极开发学生潜在能量。简单地说:因人而异地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不是将成人的思想以强制的手段,灌输给学生。致使他们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里做着十分不愿意做的事情。在现实教育中,教育评价机制还存在不足之处,还有“一刀切”的倾向。用同一标准(分数)衡量学生,忽视着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这也是国情所决定的。所以,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减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选择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导他们发挥“木桶效应”,让长板更长。就如某些学生喜欢动手,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动的方面,继续前进。而不是以墨守成规的框框限定学生就必须学习文化知识,如果强行他们要求死记硬背公式定义等。这样对他们来说:负重前行,效果不佳。所以在评价体系中,国家乃至社会必须考虑各种因素,降低评价标准,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考核标准。开辟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善于探究,轻松快乐去学习。
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解除家长们的精神枷锁,因循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牢牢地束缚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结果),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更有年轻家长,从孩子三岁起,便让其背唐诗,识字,弹钢琴等等。拿着孩子所谓的“成就”进行炫耀,获取自己对虚荣的满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是天才。岂不知这样的教育结果,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在上学期间,家长不断地给孩子“加码”,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孩子请家教,开小灶。似乎认为这样的教育是有效的,岂不知,越是开小灶,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因为孩子们搞不清家长目的何在?可见,家长很是浮躁!拿着孩子纯正的思想做赌注。把孩子应有的童年时光,被家长们主宰,任意挥霍,美其名曰,“我的教育,别人管不着”。看来减负之前,还是先对家长进行“洗脑”才对,必须转变家长们的教育思想。我以小语告诉家长们:与其攀比,不如脚踏实地对自己的孩子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其无休止的“加码”,不如陪孩子开开心心聊聊天,看看电视剧,引领孩子做点家务事;与其让孩子做大量机械性的习题,不如让孩子畅谈他在学校的经历及感受;与其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窃以为,让孩子该玩耍时尽情地玩耍,学习时专心致志地去学习,花最少的时间干最多的事情。
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以及课程的设置,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君不见,国家三令五申地严禁补课,延长学生在校的时间,然而好多学校是“顶风作案”,有时言行并不一致。细查原因,原来学校也有其苦衷,教育部门在考核学校时,总是拿着学生的数学、英语、语文等(称作为主课)成绩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还是下降。至于平时学校搞的各种活动,他们便是以简报形式,号召兄弟学校学习,时间不长,销声匿迹。即使学校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中做的是多么轰轰烈烈,如果学生成绩名列全县或者全市末尾。那么面临的是铺天盖地的指责声,将该所学校校长冠以“不负责”或者“没有能力”而辞退,基于这种原因,众多学校为了不致于落尾,于是采取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偷梁换柱,将体育,美术,音乐的课程被“主课”挤占挪用。但这却迎合了家长们的心思,在他们的眼里:这才是负责任的教育,岂知,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很多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天长日久,他们变得有点麻木不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龄,却是愁容满面。由此,减负迫在眉睫,呼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们要有断腕的决心,以实际行动,甩开臂膀将减负真正落到实处,还学生们应该享有的快乐时光。
因为一代人的教育,我们每一个都是伤不起的。所以,要落实减负,就必须杜绝校内减,校外增的现象,全社会共同为教育减负深思,为教育减负寻找“精囊妙计”。否则,我们难圆“减负”之梦。
推荐阅读>>教师不是抢手的职业:闲议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 推荐阅读>>教育工作者非权力性影响力浅析 推荐阅读>>莫让笑话演变成明天的悲剧 推荐阅读>>10岁学生激情申请退学,为得哪般? 推荐阅读>>为什么“为升官发财上大学”? 更多博文>>教育博客
文章来源>> 减负要有断腕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