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娜君 李旦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专业领域的拓展与变化,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也推动了机械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教育已由知识为主、强调动手能力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即“合理的知识结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培养内容。也就是说,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集分析、设计、开发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生产实习对于专业能力和工程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保证和提高其教学质量,也随着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和现场生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1.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面临的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实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在教学安排上分为四个阶段,包括:进行专业初步认知和实践的工程训练(金工实习和电子实习)、强化专业基础学习能力的认识实习、提高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产实习,以及结合毕业设计题目开展技术调研和工程实践的毕业实习。其中,生产实习时间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期间进行,现场实习地点选在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为主的机械制造行业的代表性企业。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现场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实施在专业教育中起到了知识承上启下、能力逐步提升的重要作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现实生产的感性知识,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了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了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企(产)业生产和管理状况的重要途径,还为青年教师提高工程教育教学能力提供了实践机会。
毫无疑问,现场生产实习是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但现场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仅从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要来看,也显现出了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下,机械加工系统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专用性,由专用机床、专用夹具、通用或专用刀具及量具等构成,多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按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形成敞开式的流水生产线。这种生产现场实习环境工艺流程清楚、设备分散成线,操作场地宽阔,便于学生对各工序的机床、工艺、夹具、刀具、量具等进行观察、分析和实践,也利于学生与现场操作者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
随着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和数控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生产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体现出工序集中的特点,大幅提高了机械加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改善了生产环境。但这种生产现场为学生实习提供观察和分析机械制造工艺过程问题的直观信息大大减少,使得通过现场实际验证基本理论、应用基本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作用受到削弱。
第二,由于专业培养方案安排的实习时间有限,学生不能充分地在现场观察、解剖、分析、讨论产品的生产细节和机械制造过程,企业的生产环境更不可能为大批的学生提供便于主动实践、可以反复利用的自主学习条件,成为了影响生产实习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