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12月9日电(记者卢劲杉)昨天上午,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了“东北高师院校2002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与会的参展单位共1100家,提供用人信息2200余条,东三省近20所高等院校的万余名毕业生济济一堂。
中国入世,人才中介市场将是外国抢占的重要市场之一;自1999年,全国各高校大幅度扩招,2003年我国将迎来第一个就业高峰。针对这种情况,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举办的这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与历届有所不同,“内合外联”是他们在新形势下打出的一张王牌。
关于“内合外联”的概念,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许丙东解释说,所谓“内合”,即东北师范大学与东北16所高师院校“合纵”协作,通过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的原则,形成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力图提升东北地区高师院校在全国高师院校乃至全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地位;“外联”主要指学校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后教育服务,把毕业生就业“连衡”于用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双方互为基地,互惠发展。
为期两天的这场联合供需见面洽谈会是这种毕业生就业新模式的具体形式之一。此次洽谈会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其余16所高师院校配合联动。东北师范大学免收包括学生门票在内的一切会务费用,并免费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和网上信息资源。
在此之前,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了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工作协作信息网络,与全国各大人才中心网站链接,建立东北高师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信息和招聘信息发布、毕业生推荐等多个平台,开辟了一个无形市场空间。
许丙东介绍说,这一“内合外联”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其近期发展目标是以丰富的毕业生资源,共享广阔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东北高校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长远目标是是要发挥东北区域规模优势,建设以东北高师院校洽谈会为标志的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品牌市场。
四平师范学院的学生处处长许树成表示,参加这样的人才招聘会好比借船出海,通过这种“合纵”协作的形式,形成规模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相信对我们学校及整个东北地区的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就业班张存贵主任谈到:“多年来,我校一直参加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洽谈会,但是这种就业的区域性市场还处在一种自发的状态,缺少有序的组织,尤其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资源利用也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东北高师院校联合起来,发挥区域性优势,以东北师大为龙头,举办东北高师共同的洽谈会,把市场做大,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大家各得其所,都有好处。”
建构这一市场,各院校之间必然形成竞争,对此,鞍山市师范学院的同志讲:“应该辩证地看这一问题,一方面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区别仅仅是合作前是有一定区域性的、距离分散竞争,不显见;合作后是无距离的直接竞争,短兵相见,但是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层次、水平、特色和学生的质量的不同档次上,是‘边缘性’竞争,客观上形成的是人才的梯次结构,对市场人力资源是有序、有利和有效的配置。”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书记则认为,这种多所高师院校同台共舞的形式,使学生们直接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有利于把市场机制引入学校,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刺激在校生的学习,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用人单位对这种形式也表示认可,前来参展的浙江省温州市教委的刘老师说:“东北三省高师院校的这种做法,把整个东北作为一块市场,直接服务于用人单位,我们可以一趟求遍东北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