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上半年起,广东省对全省高校专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专业调整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要求,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加入WTO所需专业,加强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专业的建设力度,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就业市场变化需要的学科专业,深化改造传统专业、基础学科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大力发展工科专业,使工科学生的比例达到35%以上。建设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水平高、有特色、起带头示范作用的学科专业,增强人才培养实力。
在专业调整工作中有关部门强调要处理好改革中的四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加强宏观管理与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全省一盘棋,形成合理的布局;又要落实《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在专业调整改革上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省教育厅在专业调整改革工作中,主要是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学校则可以在服从全省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自主设置专业,自主进行专业调整改革。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专业改革和发展新专业的关系。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新兴学科专业的同时,加大对专业内容改革的力度;对一些基础学科和传统专业,更新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各校增设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要纠正和防止不顾条件“先上马后备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倾向。同时对于社会急需的专业,行政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扶持这些专业的发展。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省教育厅制定了全省的专业改革发展规划,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要服从全省的布局需要。对于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紧缺的专业,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设置。对于一些需求量较小的特殊专业,则采取了全省统筹规划、统一布点、学校之间分工协作的办法,以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为了做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改革工作,2001年上半年,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意见》,并分别召开了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务处长会议,对专业调整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门的部署。新一轮专业调整改革工作要求到2002年6月底完成,2002年秋季按调整改革后的专业进行招生,按照改革后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行人才培养。
广东省十分注意加强对专业调整改革工作的管理和调控,一是把专业的调整改革与新专业设置挂钩,对专业调整改革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显著的学校,在专业申报备案和审批时优先考虑,对于专业调整改革进展缓慢的学校,将严格控制设置新专业;二是把专业的调整改革与经费投入挂钩,对调整改革成效显著的学校,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等经费(包括贴息贷款)优先安排,对于没有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或改革成效不明显的,将减少投入;三是把专业调整改革与评估、评优挂钩,把专业调整改革的成效作为评选优秀学校、优秀教务处的重要条件,在有关评估中把专业改革作为重要指标,以推动专业调整改革工作的开展。
在这次专业调整中,信息产业所需专业得到了优先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在去年审批备案的103个本科专业(点)中,IT专业点有33个,占32%。为了适应IT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省教育厅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作为广东省IT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并将逐步在这些学校中建立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学院,大幅度地扩大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规模,到2003年,信息产业所需专业本科在校生达3万人以上,从2005年开始,每年至少培养3万名信息产业有关专业的毕业生,为广东省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需要,省教育厅专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入世后最紧缺的专业和人才问题进行研讨,做到未雨绸缪。据有关专家预测,“入世”后,广东最紧缺的人才:一是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二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三是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人才;四是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和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五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对上述专业,省里都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各校根据省教育厅的专业调整和建设指南,积极创办入世后紧缺的专业,在2001年审批备案的本、专科专业中,有50%以上的专业都是“入世”后最需要的专业,为“入世”后广东省参与国际竞争做好人才准备。
为了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促进学校的专业办出特色,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广东省决定在“十五”期间实施“名牌专业”建设工程。全省将建设100个左右的省级“名牌专业”;并重点扶持为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服务的专业,创建名牌专业。省教育厅已制定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估方案》,通过评审认定,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名牌专业”的名单,并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在经费上给予重点投入,使它们进一步形成优势,提高水平。日前,省教育厅已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确定了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为省高校信息技术第一批“名牌专业”。
为保证专业调整改革取得实效,广东省计划于2002年对全省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改革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进行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加大奖罚力度,对改革力度大、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重点扶持,优项优投;对于专业内容陈旧、改革成效不明显、办学条件差、社会声誉不好的专业,将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调整,直至撤消该专业,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专业调整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