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的改组、优化升级对专业结构调整提出新要求;
□紧贴市场、适应需求的一批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尽快实现西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良性循环
新世纪初,教育部明确提出了结构调整和教育质量是“十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最近,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原则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近日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林蕙青副司长。
记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工作,国家对本科专业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每次着重解决了什么问题?
林蕙青:我国的专业设置始于1952年。至1953年初,全国高校共设本科专业215种。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共设专业510种。这是第一次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这个目录的实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国家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以后制定专业目录建立了雏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工作。第一次是从1982年开始,国家先后组织进行了文、理、工、农林、医药各科类本科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历时5年,专业种数为671种。这次修订专业目录和专业整顿,从根本上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加强了薄弱的专业和新兴、边缘学科的专业,专业口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宽。第二次是自1989年开始,通过修订,专业种数为504种,形成了体系完整、比较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重点解决了专业归并和总体化的问题。第三次是从1997年开始,于1998年7月顺利完成,专业种数由504种调整到249种。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构建起更加注重素质,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国家“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发展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同时,把战略发展的重点锁定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新领域,这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带来哪些影响?
林蕙青:新一轮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全局性、战略性的调整。其一,它是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相伴行的一次调整。比如,国家经济建设对软件开发及相关人才提出了明确的大批量的需求,尽管这几年此类专业发展速度很快,但与社会需求仍有很大差距。随着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十五”战略发展重点的实施,必然导致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人才培养自然也会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同时,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和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都将对专业结构调整提出新问题。其二,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速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产业结构调整了,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人才结构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了,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这是一个连锁的反应,也是一个必然的反应。其三,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将推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这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记者:连续3年的扩招,带来了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请问目前普通高校本科布点最多的专业有哪些?
林蕙青: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迅速增长。专业布点数由1998年的8887个增加到2001年的13344个,增长了50.2%。在增长的总框架下,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表现出几个较为明显的趋势:一是新兴学科的发展比较快。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增长幅度是70.01%,生物科学类专业增长幅度是75.9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数达415个,有69%的本科院校开设此专业,是目前布点最多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3年新增137个,增幅达190%,是布点数增长最快的专业。二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尤其是应用文科类专业发展迅速。目前,在专业布点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三是传统的工业类专业增长速度稳中有降,低于各学科门类的平均增长速度。工学门类本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33.7%下降到2001年的31.8%;招生比例由42.9%下降到40.1%。这与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口近年来连续减少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伴随着专业布点的迅速增长,高校专业设置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矛盾是什么呢?
林蕙青:一是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有些学校不研究社会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二是专业设置的随意性。一些学校不顾办学条件,看到市场需要什么就设什么。三是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专业发展尚缺乏力度。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生长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所以专业壁垒、学科壁垒森严,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四是紧贴市场、适应需求的一批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目前,市场中急需两类人才:少量精英型,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人才;大量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学科专业的调整中,仍未解决好的基本矛盾,一是发展需求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二是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和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
记者:作为学科专业设置的指导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具有很强约束力。具备一定条件的高校,能否超目录设置专业?
林蕙青:《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对全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本科专业进行分类和汇总,不是对学校的约束,是一定发展时期的规范。只不过在人们的心态上,认为其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如果条件成熟,可以只作为高校自主设置专业的参考。《意见》的第二条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可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社会发展急需、已具备培养条件的本科专业。《意见》的第三条至第六条分别提出: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技术类本科专业;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提倡部分高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但是,学校自主设置专业,一定要有标准、学科专业基础、人才需求和办学条件。
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就是要进一步确立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形成一个学科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使高等学校拥有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建立了一个好的运行机制,高校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增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竞争力。
记者:积极推进西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完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体系,是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力举措之一。实现西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良性循环的关键在哪里?
林蕙青:实现西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本地化,要通过指导和扶持,形成西部地区高校的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设置体系。教育部在专业设置管理中,逐年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校的政策倾斜力度。本科专业布点从1998年的1511个,增长到目前的2348个,增长率为55.4%,高于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总的增长率。与此同时,通过落实对口专业扶持、培训教师等配套支援计划,大大推进了西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这次《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继续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增设专业予以倾斜,加强对西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指导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