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一大早,北京大学许多教室都热闹起来,刚返校的本科生开始忙活着新学期的选课。韩国留学生朴省炫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没想到想选修《太空探索》和《生物学导论课》的同学这么多。你看,就来晚了一小会儿,这两门课就已经被选满了。没办法,只好等下学期了。”
据北大教务部李克安部长介绍,北大在校本科生应修读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本科生选修课在逐步增加,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在学生选课时给予指导的重要性。
记者在选课现场看到,任课老师轮流为学生解答选课的疑惑,气氛十分热烈。
教授《中文信息处理》的王老师建议政治系一位在辅修经济学双学位的同学,选择与专业对口的网络多媒体或银行软件方面的课程。王老师说,她教的这门课程对这位同学现在的所学不会有很大帮助。
王老师认为,这种老师学生面对面的选课方式,将学生选老师和老师选学生有机结合了起来———学生可向老师询问所开设课程的内容、学习要求以及考试方式等具体情况,老师也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所要教的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他们对老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并向学生全面介绍自己所开课程的情况,这样就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文科计算机选课点,一位马列政治系大三同学介绍说,今年学校课程设置更科学,选择起来更自由了。今年计算机课与往年不同,一改以往分院统一上课的形式,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相关内容。从2001年夏季开始,北大开始试行本科生选课方式改革,将原来固定安排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放手由学生在4年大学期间自行选修。紧接着,《毛泽东思想概论》以及本学期的《马克思哲学原理》,也开始引进这一方法。到本学期,北大更是将占本科生学习总量1/9左右的通选课和全校性公修课放权给学生,学校一口气端出了140多门课程,让学生自己作主,根据个人兴趣在每学期开课前一周的周四、周五与任课老师面对面选课。大四女生吴芬芳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设计自己个性化的大学生活。
李克安介绍说,从2001年秋季开始,刚入校的大学一年级新生也开始参与这种方式的选课,他们一入北大,就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方式给了学生自主架构知识结构更大的自由度,促使不同领域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同学们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眼光都会给每个人以不同的启迪。这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随着放权课程的增多,这学期也开始出现像朴省炫遇到的情况———部分课程学生选课过于集中,让不少学生选不到想选的课。记者3月1日在选课现场发现,很多选修课不到两小时就被选满了。像晁华山教授的《世界遗产》、高崇寿教授的《今日物理》、朱青生教授的《艺术史》等热门课程,报选的学生大大超过了规定名额。
教务部田老师介绍说,学生在报选课后两周内可试听所选课程,在第三四周要求退课的学生可在网上完成退课,也可以在网上重新选择其他有空位的课程。
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说,接下来,教务部将根据学生对所设通选课的评价和对任课老师的调研来更新课程设置,依据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淘汰一些冷门的选修课,增设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课程更新率将在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