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不久,一些大学生新领的教材便“报废”了。任课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就宣布学生新领的教材不适用,必须购买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
日前有读者来电反映,任课老师说教材买错了,他读大学的儿子花了几十元“更新”崭新的教材。他儿子忿忿地说,新购的教材都是任课老师自己撰写的,不见得比原教材好,而原先发下的书只能搁置一边,无处可退。
笔者询问一些大学生,发现“更新”教材现象绝非偶然。一位中文系学生的《社会学》、《哲学》等教材被“红牌换下”,一位文化管理系的学生也替换了3本教材。据了解,文科学生换书现象要比理科学生频繁。
据悉,任课老师的招式十分“犀利”。他们先说教材科把书搞错了,他订的不是这本,同学要另购新书,又“好心”提醒学生考试按照新书。在他们的“软硬兼施”之下,学生只能乖乖缴钱买书。而学生拿到手的往往是任课老师的大作。原先购买的教材欲退无门,只能“吃进”。有学生甚至打算卖书换钱。
笔者就此事询问一些大学的教材科,他们表示一门课程可选择多本教材,一本购不到就会换上内容类似的其他教材,并不影响课程教授。
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大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都由大学自主规定,学校可以推荐教材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至于“撤下”的教材是否可以退回,学生可以和学校协商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