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兼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北师大对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看法和即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在已获准拥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7所高校中,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全面介绍情况。
我们这样看待专业设置自主权
“放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其重大意义要放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来认识。这是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放开办学自主权、提高大学活力、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曾亲自参与了中国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调整宏观政策的制定。1998年,专业目录由504种减到249种,大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在批准7所高校自主设置专业之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可在教育部认定的学科门类中自主设置专业并上报备案。但一般来说,从准备上报到批复大约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而这次,7所高校可以自主设置所有学科目录内的甚至目录外的专业。“这样可以更及时、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我们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自主发展与自我约束的机制,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调整和管理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钟秉林说。
“听证会”启动自主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
2001年,北师大开始尝试“听证会制度”,这在中国高校可以说是第一家。去年各学院、各专业要招多少学生,就是在听证会上通过协商和争论达成的“妥协”。参加听证会的有学校和各院系的领导,但主体是专家教授。“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招生与专业建设听证会制度,在本科招生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董奇副校长说。
钟秉林介绍说,学校将成立专业设置委员会,由学校负责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校长和书记)任组长,成员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还包括国家行政部门、经济界、法律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专家。该委员会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学校专业设置的全面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以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学校还将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由研究咨询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反馈机构组成的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对专业调整的方案充分论证,严格审批程序,并不断加强对专业办学质量的跟踪与评价。
突破“师范概念”限制,打造发展新平台
随着专业设置自主权的逐步放开,专业千篇一律的面孔将彻底改变,高校更容易办出特色。而高校必须明确的是:我的定位是什么?我究竟要设置什么专业?
北师大将自主设置专业当成了向“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大学”目标跃进的新起跳点。经过“211工程”建设,北师大现已有国家重点学科1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国家文理科人才培养基地7个。另外,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北师大设置的本科专业已覆盖了9大门类,早已突破了“师范”的范畴。
“自主设置专业对北师大的意义比对其他6所高校更为重要。”钟秉林说,21世纪师范教育有四大变化:第一,教育的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教师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第二,教师来源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的封闭体系,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教育专业,其学科综合的优势,使得学生基础宽厚、后劲大,已在师范教育的世袭领地造成多元化竞争格局;第三,教师培养的一体化和终身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相应调整;第四,教师职业专业化。因此,师范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部分院校要适时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而自主设置专业,无疑给了转型期的北师大一个自由广阔的操作空间。
变“刚性结构”为“柔性体系”
宽口径、厚基础将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目标。为此,北师大开辟了几个专业调整“实验区”: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生命学院、化学系等院系,不分专业而是按大学科门类招生,前两年打通培养,后两年双向选择专业方向。加强通识教育,在去年大理科实验班的基础上,今年将办大文科实验班,夯实文史哲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打通培养,这些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我不赞成白手起家,这样做成本高,效益差。我们的思路是跨学科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形成新的方向和教学体系”,钟秉林说。2002年,学校利用心理、经济、管理学科条件首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拟在整合经济、中文、体育、影视艺术等学科力量的基础上,设置新的体育经济与体育新闻专业。通过有重点的调整实现学科强强结合,发展一批新兴的、应用性强的社会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
“学科专业体系是刚性的,转变起来比较难,而课程体系却是模块化的,由模块组成的体系是柔性的,能迅速调整。因此可以通过课程的不同组合达到专业调整的目的”,教务处副处长葛岳静说。2+2和4+2(4年本科教育和2年其他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及选修课程数量的大大增加,使得“柔性”调整得以实施。
“新专业要办就要保证起码条件,要对得起学生。”基于这样的认识,北师大将设立专业建设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新建和优势专业改善办学条件、整合课程资源。学校在人才政策、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专业建设的整体实力。
新闻背景 今年3月上旬,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等6所高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申请。最近,这个名单上又添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名字。据教育部有关人士称,教育部还将逐步放开一些办学声誉好、实力强的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