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找工作,大四学生的话语中似乎都离不开一个“痛”字,其中记忆最深刻的,要属初次面试时的紧张心理。
北京某大学通讯工程专业的小张第一次面试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进行的。他应聘的是一家通讯公司的设计部门,进门后,看见并排坐着的六七位考官,他一下子就蒙了,回答的问题更是毫无思路。他说:“当时,我就知道自己没希望了。”他把这个“痛”归结为面试前没有人给他做一些心理指导,没有人告诉他面试的技巧,而这恰恰应该是高校就业指导者的职责所在。
据了解,我国很多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也把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当作衡量其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咨询和培训,为学生顺利找到理想的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却是虚有其表,只是在学生处加挂了块牌子,每年在三方协议上盖盖章、统计一下毕业生的去向以及派发户口和档案,谈不上任何形式的指导。在河北一所大学的就业网站上,记者看到了已过期两年的就业信息,也曾在采访中,听到某高校领导这样的反问:“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统招统分,学校不得不管学生的分配,现在市场经济了,学生的就业,应该都交由市场,为什么还要由学校来负责?”
市场经济时代,学校真的就不需要负责学生的就业问题了吗?其实并非如此,即使是在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学校也极为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对大学生就业虽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人数,而招生行情又会影响学校的学费、公司捐款等经费收入,因此,各高校均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通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来增强学校知名度。
有些开展了就业指导的学校也有着自己的苦恼———“叫好”却不“叫座”,往往学校费了很大力气开办讲座和培训,学生却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是一个实用性的问题。一位刚刚与北京一家3级甲等医院签约的大学生对记者说:“怎么写简历、面试时要注意什么,我在网上全能查到,就学校讲那点儿东西,还费劲听他们说干吗?”据报道,上海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教师竟然以应聘者的身份到仁爱医院参加应聘,把面试中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但奇怪的是,该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70%的学生并不领老师的这番苦心,担心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会造成一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反而不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我国大学里的就业指导中心,刚刚摆脱了计划时代的学生处的职能,大多数还停留在组织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开设讲座这一层次。采访中,甚至国内几所著名大学的就业指导部门人士也坦言只能在实践中摸索。缺少对学生个案的指导、就业心理的辅导以及市场化的操作,是目前就业指导工作最大的弊病。在一些发达国家,就业指导体系已经相当完备,就业指导主体多样化,大学、企业和社会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就业指导的内容也很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
可喜的是,随着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正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弥补原有工作中的不足。
北京师范大学从今年开始了对学生的全程、全员就业指导。学校通过对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不仅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就业指导,低年级的学生也需要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要使就业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学校从学生一入学就对他们进行未来择业预测和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择业应具备的素质,使学生早做准备。学校感觉到,仅靠就业指导一个部门妥善解决就业问题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在校生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教师编制、学科发展等,所以院、系、所等各单位非常关心招生人数,学校就将招生与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促进了各单位对就业工作的关注,形成了从院系领导、辅导员到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景象。
江西师范大学促就业的一招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那就是校领导主动以个人名义向各地市、区县的主要领导发推荐信和邀请函。这一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0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列江西省高校第二,2001年名列全省高校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