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李开复:给学生更多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
2002-04-30    微软公司副总裁 李开复 记者原春琳采访整理

字体大小:

  如果这位教授所说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会比较担心。我常常觉得一些中国学生比较急功近利——急于马上成功,想成为经理,拥有自己的公司,这种心态很可能会削弱他们的基础。实际上,中国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基础扎实。

  大学里的成绩很重要——它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第一。当一个学生真正成熟的时候,成绩的作用也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在我的研究生阶段,只有两个成———及格或不及格,要么学会了要么没有学会。如果你学会了,第一名或第五名没有什么区别,99分和97分也没有区别。

  在中国,典型的好学生是那些基础扎实,学习努力,守纪律,按照教授意愿行事的学生。而在美国的大学,好学生是热爱学习的学生,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他们敢于公开讨论自己的观点并有勇气反驳教授的看法。美国的教育不但要学生知道问题与答案,更需要懂得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这种训练是从小学就开始的,例如,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么算。学生不光要在课堂上学习地理,还要外出宿营实地学习。

  这两类学生成绩都不错,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制度能够取长补短。

  相比而言,美国的教育更自由,学生有更多决定自己学什么的选择。学校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例如,文学课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读的书;数学课上,学得快的学生可以先去学其余的东西。

  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做必须做的事情,还应该鼓励他们做得更多更好。这种超越,并不是针对别人,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超越。

  我认为,在选择专业时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包括自由调整专业的自由。我刚进哥伦比亚大学时喜欢政治学,想要成为一名律师;之后换到数学专业,但是在我选了许多高级课程之后,还是想不明白我能用它们为社会做些什么。同时,我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兴趣,就又换到计算机系,在那里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在美国,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换专业都很容易。一个人在高中毕业时不过十八九岁,决定专业与职业都还不成熟。这点我非常欣赏哥伦比亚大学的传统:要求学生跨专业选课,从经济学到心理学、音乐、艺术、计算机。这样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趋于平衡,并且对未来有更多的选择。

  虽然在中国高校换专业还比较困难,但是我建议中国学生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如何学习”,还有就是要尽早接触一些学科,或者最好选择一个大方向。

  就微软而言,我们最关心的品质是勤奋、智商、对技术的热爱,以及创新能力,成绩并不重要。我们更愿意雇用能做得越来越好的人,而不是大学时成绩很好却后劲不足的人。例如,有的人可能在高中时候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在一所名牌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而且有很好的工作成绩。对于这个人,我们可能会完全忽略他的高中成绩甚至大学成绩,因为他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这个社会需要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例如这位写信的教授;需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护人员;需要热心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最大利益的商人;需要沉湎于创新和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科学家;需要认真为大众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工人……每种职业都需要真正喜欢自己工作的从业者。

  我注意到许多中国学生都愿意选择一些很“热”的专业——工作好找,报酬也高,同时,他们都很渴望成为管理者。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人总是要追求一些能够让你“激动”、“热爱”的事情,包括一个你自己真正热爱的、可以给予你成就感的职业,这不是用赚钱多少或是职位高低来衡量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们为什么缺少人文精神?
· 泼熊学子刘海洋被留校察看
· 高校校园一些现象令人堪忧
· 大学新生身高增长
· 大学生上网干什么
· 大学生眼中的APEC热点
· 关注大学生"童年期延长"现象
· 跨入大学重返童年
· 刘淼、陶晔走在阳光里
· 女大学生当起殡葬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