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2002年高考大军中的一员,季荣(化名)认为自己一定会考上大学。尽管脸上长着一个看起来不太美观的良性血管瘤,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个障碍。
金秋9月,小季如愿以偿地拿入学通知书,从甘肃老家来到北京,进入自己向往的一所著名高校的医学专业。出乎意料,血管瘤竟成为他入学的“瓶颈”:负责报到的老师认为他的形象不适合做医生。
这种故事并不是只发生在季荣一个人身上。近几年来,类似的故事常以这样一种程序见诸各媒体:高考报名时通过体检,可在录取报到时却被高校拒之门外。而理由都是:体检不符合校方要求。
看似矛盾的标准有其存在的理由。目前,按照教育部的入学体检标准,特殊专业可以有特殊要求。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它的飞行技术专业体检要求特别严格。在头一年年底开始,就对有意向报考这一专业的考生进行体检、政审,全部合格通过者才有资格报考,对于不合格的考生也做到及早通知,以免影响他们报考其他院校。
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对普通专业的体检标准有变通的权利。换言之,学校拥有最终解释权。
“这并不合理。”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表示。
他的疑惑来自实行体检标准背景的转换。
现行体检标准的制订于20世纪50年代,在那个时代,大学生的招生和选拔,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学生一考入大学就相当于国家干部,由国家完全负责培养,毕业后也由国家按计划统一分配,所以体检标准与这一切成龙配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人才培养方式发生变化,高等教育逐渐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曲恒昌教授以自己为例,在他求学的50年代,大学生在同龄人中的比例只占1%,而现在,这一比例已经达到11%。
最重要的是,大学的性质在逐渐向教育服务机构转变。如果说过去国家承担所有的上学费用,从经济角度而言,有权把钱花在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人身上。可现在,学生自己承担上大学的费用,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学生也拥有相应的自主权。
许多学生对这种体检标准感到不理解。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新生孟娇认为:“一样的寒窗苦读,如果不影响学习和生活,仅因身体缺陷,凭什么就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学校的录取工作应该给他们更多平等的机会。”
北京科技大学李腊梅同学对此也不服气。她举例:我的亲戚是眼科医生,他自己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但并不影响为别人看病。“谁能要求医生必须完美无缺?如果他能胜任这份工作,就不必介意他自身是否有缺陷。”
校方也有自己的考虑。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的一位老师认为,学校有些专业面对特殊群体。为此,校方在招生时要为学生毕业后做打算,比如与外贸相关的专业方向,对外有一个形象问题,所以对容貌要求更多些。而医生这一职业,首先给患者的是一种安慰感和安全感,在患者的眼里,如果医生自己有病,又将产生怎样的想法?
各有各的理。国外的大学是否有相同的体检标准?曲恒昌教授介绍,据他了解,国外没有类似的体检标准,也没有特别的对身体的要求。在国外大学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学生。大多数发达国家对残疾人等人群都有相应的特别照顾政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也有特别的倾斜政策。他们在固定的招生名额内,专门为他们保留一部分,约在20%左右,其中大约3%是专门为肢体残疾的人保留的。
曲恒昌教授认为,体检标准的更改并不是简单的个体行为,它与教育体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都相关。比如,绝大多数学校不愿意招收残疾学生就是出于医疗方面的顾虑。他们担心身患疾病的学生进入学校会造成学校的负担。别的疾病还好说,如果是发展中的疾病,那么学校要负担所有的医疗费用。这样每年就可能要在每个这样的学生身上花销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每个学生的医疗费每月才几块钱。
季荣是幸运的。尽管没有进入自己报考的专业,可校方把他调剂到了其他专业。与他同样幸运的还有北师大破格录取的无臂少年。“可我们不能总是遇见一个解决一个吧?”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冯维江发出这样的疑问:“实际情况复杂多变,我们应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这类学生的权利。”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制度同步改革,而不是简单地将体检制度取消。不管怎样,特殊专业毕竟有特殊要求,但一般专业应该完全放开。”曲教授认为。在他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体检制度可能有这样一个结局:逐步放宽,直至最后取消。
据悉,今年5月,教育部有关部门召开在京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的座谈会,对新生体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有关人士透露体检标准明年可能还有新变化。
|